随着明星效应下的“抗糖”“断糖”等概念的流行,食品中无糖化、低糖化已经成为健康饮食的新趋势。
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含糖、零热量的饮料,例如各种无糖汽水(零度可乐、零卡雪碧、无糖七喜、xx森林的一系列汽水)。
换成无糖饮料后,
心理负罪感减轻多了。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mL或100g食品中的含糖量≤0.5g可声称为“无糖”、能量≤17千焦可声称为“无能量”、脂肪含量≤0.5g可声称为“无脂肪”。
无糖饮料是指不含淀粉水解的糖类,如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而采用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的饮料。市面上的三零饮料(0糖0卡0脂)大多使用的是热量*低的甜味剂,但并不是真的无糖。
甜味剂指的是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只提供少量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纯化工合成的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还包括天然存在的木糖醇、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通常情况下,与蔗糖相比,甜蜜素的甜度为30-40倍;阿斯巴甜为180-220倍;安赛蜜为200-250倍;三氯蔗糖为400-800倍。这也意味着,只需要添加一点点甜味剂,就足以让人感觉到非常甜。
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使用合格的食品甜味剂对人体没有坏处,对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高血糖病人十分友好。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常见甜味剂限量一览(表1)
过多饮用无糖碳酸饮料则容易引发腹胀、胃肠胀气等不适症状,长期过量摄入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另外,人的大脑在接收到甜味信号后,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而造成食欲增强,反会增加人们对真糖的渴望,不仅不利于减重,也不利于健康。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常见甜味剂限量一览(表2)
果蔬脆片这种零食一直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其实,大多数的果蔬脆片都不健康。
水果弄成干后,水分少了相对而言糖分就更高了,加上在加工制作过程之中,还可能额外添加盐或者糖,这都给身体增加了额外负担。
翻看一些常见果蔬脆片的营养成分表,每100克食物中含有脂肪在30克左右,在很多营养学家的眼里,果蔬脆皮属于垃圾食品的范畴。
果蔬脆片可以分为油炸型和非油炸型两类,不同的加工方式对果蔬的色泽、风味、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同。
给娃吃果蔬干的话,建议选择无添加的“冻干果蔬”哦~
即便是选择了健康的果蔬干,也要记得限制量吃哦,可以每天控制吃 10~20g,毕竟水分去除,果干的糖含量浓缩了,还是相当高的。
随着燕麦牛奶、豆浆、豌豆牛奶、椰奶和许多其他植物饮料进入常规货架,植物基饮料已不再是新奇的趋势。
“植物奶”更类似于“豆浆”,都是把豆子、坚果或者椰子肉通过浸泡、研磨、高压均质等步骤制成的。有些“植物奶”为了达到类似“牛奶”的乳白色和质地,会加入一些乳化剂,如卡拉胶等。
从营养上讲,没有“植物奶”能完全替代牛奶,不过,如果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以及素食者,植物奶还是挺不错的选择。
在我国餐饮界,一直都有做仿荤素肉的传统。走进素菜馆,看着是一桌子鸡鸭鱼肉,实际都是用豆腐等原料做成的。而“植物肉”号称是仿荤素肉的升级版,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据专家介绍,“植物肉”严格来讲应该叫“植物基肉”,顾名思义,就是以植物原料为基础,模仿肉的色、香、味及物理状态而制成的产品。目前大多数“植物肉”的制作原料是大豆。
“植物肉”产品含脂肪、淀粉和调料 热量大幅提升
不少减肥和健身人士都会把“植物肉”当作是真正肉类的替代品,想着既过嘴瘾,又不会长胖。“植物肉”真的如此神奇吗?
专家告诉我们,虽然“植物肉”属于素食,但为了追求类似真肉柔嫩多汁的口感,“植物肉”产品当中往往会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或者其他口感比较好的油脂,比如棕榈油,虽然它是植物油,但是饱和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因此热量并不低。
除了脂肪,为了质地更嫩滑,“植物肉”产品中往往还会添加淀粉,再加上用来调味的调料,这些都让“植物肉”在更好吃的同时,热量也升了上去。
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生活更多的倾向于少盐少油无糖,核心的逻辑是健康。选择时,需要看清楚配料和热量,另一方面,不贪嘴、多运动才是有效的减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