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
什么是VOC?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有时也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来表示。
其常规定义范围有如下几种:
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
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有关色漆和清漆通用术语的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
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
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在测定VOC含量时的定义,即在通常压力条件下,沸点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250℃的任何有机化合物。
巴斯夫公司则认为,*方便和*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普遍的共识认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
低于250℃的化学物质。所以沸点超过250℃的那些物质不归入VOC的范畴,往往被称为增塑剂。
VOCs的危害:
在目前已确认的900多种室内化学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至少在350种以上(>1ppb),其中20多种
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故总称为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即总挥发性有机物),当若干种
VOCs共同存在于室内时,其联合毒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常见的TVOC种类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醇、酚、醛、酮、萜烯等。
TVOC对人的危害*常见的是对眼、鼻、咽喉部位的刺激,引起眼睛刺痛和干燥感,眨眼频率增加、流泪;鼻咽部干燥、刺痛、
鼻血、鼻塞,并出现咳嗽、声音沙哑和嗅觉改变等;咽喉充血、炎症;皮肤干燥、瘙痒、刺痛、红斑等。
TVOC含量严重时会致使神经基能失调及痴呆、还会导致过敏性肺炎。
VOC主要来源:
◆各种涂料、粘合剂;◆人造板材;◆木器家具及木器油漆;◆塑胶产品;◆地毯等合成织物;◆皮革、海绵制品等;◆印刷油墨;
◆其他家用化学品;◆ 燃料、烟叶的燃烧等。有关的污染源并不只是释放单一的污染物,往往都是同时释放多种污染物质的。
TVOC和VOC的关系:
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
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
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
主要成分 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
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VOC检测服务-百检网公司专业提各类VOC检测服务并出具国际广泛认可VOC检测报告。
鉴于VOC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政府及采购商都对采购的产品中的VO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百检网公司提供VOC检测一站式服务,可提供全套VOC优惠检测服务及单项检测服务。
国标VOC检测服务
2020年3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批准发布了多项涉及涂料、胶粘剂、
油墨以及清洗剂VOCs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百检网常规VOC测试服务项目:
编号 | 中文 | 英文 | CAS No. |
1 | 苯 | 71-43-2 | |
2 | 正己烷 | 110-54-3 | |
3 | 1,1-二氯乙烯 | 75-35-4 | |
4 | 二氯甲烷 | 75-09-2 | |
5 | 顺式-1,2-二氯乙烯 | 156-59-2 | |
6 | 反式-1,2-二氯乙烯 | 156-60-5 | |
7 | 1,1-二氯乙烷 | 75-34-3 | |
8 | 2,2-二氯丙烷 | 594-20-7 | |
9 | 溴氯甲烷 | 74-97-5 | |
10 | 氯仿 | 67-66-3 | |
11 | 1,1,1-三氯乙烷 | 71-55-6 | |
12 | 1,1-二氯丙烯 | 563-58-6 | |
13 | 四氯化碳 | 56-23-5 | |
14 | 1,2-二氯乙烷 | 107-06-2 | |
15 | 三氯乙烯 | 79-01-6 | |
16 | 1,2-二氯丙烷 | 78-87-5 | |
17 | 一溴二氯甲烷 | 75-27-4 | |
18 | 顺式-1,3-二氯丙烯 | 10061-01-5 | |
19 | 反式-1,3-二氯丙烯 | 10061-02-6 | |
20 | 1,1,2-三氯乙烷 | 79-00-5 | |
21 | 四氯乙烯 | 127-18-4 | |
22 | 1,3-二氯丙烷 | 142-28-9 | |
23 | 二溴一氯甲烷 | 124-48-1 | |
24 | 氯苯 | 108-90-7 | |
25 | 1,1,1,2-四氯乙烷 | 630-20-6 | |
26 | 1,1,2,2-四氯乙烷 | 79-34-5 | |
27 | 1,2,3-三氯丙烷 | 96-18-4 | |
28 | 2-氯甲苯 | 95-49-8 | |
29 | 4-氯甲苯 | 106-43-4 | |
30 | 1,3-二氯苯 | 541-73-1 | |
31 | 1,4-二氯苯 | 106-46-7 | |
32 | 1,2-二氯苯 | 95-50-1 | |
33 | 1,2-二溴-3-氯丙烷 | 96-12-8 | |
34 | 全氯丁二烯 | 87-68-3 | |
35 | 1,2,4-三氯苯 | 120-82-1 | |
36 | 1,2,3-三氯苯 | 87-61-6 | |
37 | 二乙二醇二甲醚 | 111-96-6 | |
38 | 二溴甲烷 | 74-95-3 | |
39 | 甲苯 | 108-88-3 | |
40 | 1,2-二溴乙烷 | 106-93-4 | |
41 | 乙苯 | 100-41-4 | |
42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108-38-3 | |
43 | 邻-二甲苯 | 95-47-6 | |
44 | 苯乙烯 | 100-42-5 | |
45 | 溴仿 | 75-25-2 | |
46 | 异丙基苯 | 98-82-8 | |
47 | 溴苯 | 108-86-1 | |
48 | 正丙基苯 | 103-65-1 | |
49 | 1,3,5-三甲基苯 | 108-67-8 | |
50 | 叔丁基苯 | 98-06-6 | |
51 | 1,2,4-三甲基苯 | 95-63-6 | |
52 | 异丁基苯 | 135-98-8 | |
53 | 对-异丙基甲苯 | 99-87-6 | |
54 | 正丁基苯 | 104-51-8 | |
55 | 萘 | 91-20-3 | |
56 | 环己酮 | 108-94-1 | |
57 | 硝基苯 | 98-95-3 | |
58 | 异佛乐酮 | 78-59-1 | |
59 | 甲醇 | 67-56-1 | |
60 | 乙醇 | 64-17-5 | |
61 | 苯酚 | 108-95-2 | |
62 | 丙酮 | 67-64-1 | |
63 | 乙酸乙酯 | 141-78-6 | |
64 | 正丁醇 | 71-36-3 | |
65 | 甲基异丁酮 | 108-10-1 | |
66 | 醋酸正丁酯 | 123-86-4 | |
67 | 苯乙酮 | 98-86-2 | |
68 | 甲基乙基酮 | 78-93-3 | |
69 | 异丙醇 | 67-63-0 | |
70 | 乙酸-2-甲氧基乙酯 | 110-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