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食品谣言榜单来了!有没有你眼熟的?

百检网 2021-11-15
   *近一段时间,一些关于 食品的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其中既有 食盐 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 面条洗出“胶”之类的老谣言,又有人吃了 猪肉感染 非洲猪瘟死亡等新谣言。为此,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对8月出现的食品谣言进行梳理辟谣。
 
   谣言1 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近日,有关“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的传言再次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这次的传言源于网络上一篇《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的文章,称一位老教授食用了这种添加了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后,对他的肾脏造成严重危害。此前流传的文章还称“国产食盐里面有种可怕的添加剂——亚铁氰化钾”。烹饪时,食用盐遇高温有可能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质。

  辟谣:早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关于食盐不安全的谣言曾在网络和各大社交平台广为流传,当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曾多次就此进行辟谣: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但仅时隔6月,有关食盐不安全的谣言又死灰复燃。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采访了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他表示,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全国盐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建国表示,亚铁氰化钾作为一种抗结剂添加到食盐中,是经过我国国家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允许,并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执行的。
 
  不仅是国产食盐,其他国家生产的食盐也含有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这样的抗结剂。根据央视2017年所做的实地调查,无论是在国内销售的进口食盐,还是国外超市以及外国购物网站销售的洋品牌食盐,大都含有亚铁氰化钾。而且,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均允许使用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
 
   谣言2 木耳打药不能吃了
 
  一条“黑木耳打农药”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位男子背着打药箱做出给黑木耳打药的动作,并声称黑木耳养殖过程中要打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激素”等。

  辟谣:视频传开之后,中国食用菌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具有明显的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8月23日,该协会发布声明严厉谴责制作恶意视频的行为,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这段视频有悖常识的诸多疑点。
 
   谣言3 面条洗出“胶”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起一个网友实拍的“水洗面条”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拿面条不停在水中搓洗后,水越来越浑浊,而面条慢慢变成了一块“胶状物体”。

  辟谣: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指出,面条、面片、饺子皮等,在用水洗时,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会离开,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那就是面筋,而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营养非常丰富。
 
  挂面由面粉加工而成,面粉由淀粉、蛋白质(俗称面筋、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当加水和面,面粉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其中的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大量吸水,发生膨胀,分子间互相粘结,形成了面团的骨架组织。如将面团静置2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搓洗,可将面团中淀粉等物质洗掉,剩下具有一定黏性和弹性的网络状凝胶物质,这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也即民间俗称的“面筋”。
 
  对于挂面含胶或可燃的谣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5月份均曾专题辟谣。2018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也对挂面含“胶”及可燃谣言进行了科学解释。
 
   谣言4 “多人感染猪病毒死亡”
 
  *近,沈阳、郑州、连云港等多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由此产生了“郑州多人感染猪病毒死亡”、“正定13名男女感染猪病毒死亡”等谣言。

  辟谣:8月29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说,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
 
  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公众不必担心。
 
   谣言5 味精加热后有毒
 
  近日,微信朋友圈热传的文章《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称,“温度只要超过100摄氏度,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辟谣:味精加热后真的有毒吗?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超过120摄氏度时,容易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只是没有鲜味而已。味精加热到270摄氏度时才会分解破坏,在一般食品的烹调温度条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稳定的,不用担心变质有毒的问题。
 
  味精这种调味品本身是否安全呢?据专家介绍, 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围绕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评估研究,目前都没有发现味精能产生某些危害。只有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摄入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不过要达到这种效果,所需要的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可能食用的量,正常饮食根本达不到那个量。
 
   谣言6 水果能靠甜蜜素增甜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全被拍下,很快要删》的文章,介绍了果农使用甜蜜素让柑橘变甜的情况。文章通过制作者的精心编撰、剪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担心。

  辟谣:柑橘使用甜蜜素增甜的说法,已经是反复炒作的旧话题了。除了柑橘以外,炒作的水果种类涉及冬枣、橙子、西瓜、香瓜、桃子、苹果等等,谣传添加的方式主要有浸泡、注射、喷洒等多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表示,甜蜜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油脂,即使在水果生长过程中或者在水果表面喷洒了甜蜜素,甜蜜素也不能进入水果内部;如果给水果注射甜蜜素增甜,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的注射,这会造成植物细胞壁的破坏,水果在短时间内就会腐烂变质。对于商家而言有害无利,所以加入甜蜜素给水果增甜不太可能。
 
  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每日允许摄入量不超过11毫克每千克体重量。徐维盛说,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审批、使用范围的限定都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正规,摄入的甜蜜素不超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