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ICU收治三例河豚鱼中毒患者病例。
1月11日,48岁陈某,因食用河豚鱼后出现口唇、肢体麻木,随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过一系列抢救后转入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进行治疗,诊断为“急性河豚中毒”。经过该院的医护人员积*救治,半月后,陈某好转出院。
3月9日,67岁崔某。因进食河豚鱼后恶心、呕吐伴全身麻木后到医院消化科抢救,后因患者呼吸窘迫、烦躁不安,且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病情加重,转入医院ICU继续治疗,患者6天后痊愈出院。
3月9日,50岁黄某,是今年收治的第三位河豚鱼中毒患者,也是*严重的一位。在三亚市某医院急救车转至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途中,患者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行心肺复苏,到医院急诊科后继续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小时后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虽恢复窦性心律,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病情*其危险,*有可能死亡。医院ICU医护人员全力救护,数天后,患者逐渐由深昏迷到恢复自主呼吸,2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林森主任介绍,这3名患者均发病急促,来ICU就诊时都已产生呼吸、循环衰竭等系列严重症状,在住院过程中,医务人员密切监视着患者的每一项检查指标,及时调整着用药治疗方案,通过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头部亚低温、抗感染等治疗后,迅速地从血液中清除毒物,抢救患者。
据悉,后面二位中毒的患者事先并不知道吃了什么鱼,在醒来后,医护人员给予相关鱼类图片,患者确认才知食用的叫“河豚鱼”。
林森主任特别提醒,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鱼毒性*强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如何预防食用河豚鱼中毒?
**,广大市民要学会认识河豚鱼,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食用,不要轻信“人工养殖河豚鱼毒性小或无毒”等传言。
其次生产经营者要强化守法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自觉做到不销售、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鱼,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河豚鱼中毒的临床表现:
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食后半小时至3小时发病,病死率高。
1.中毒后口唇发麻,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
2.开始可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
3.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言语障碍,昏迷,*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
消费者一旦食用河豚鱼中毒,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