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国如此说道。
舌尖上的安全,从源头和流通抓起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在孙宝国看来,从2008年至今,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消费者信心正在恢复,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关注度也趋于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水芳表示,前些年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忧心忡忡。他认为,不必对食品安全问题过度焦虑,从检验结果来看,我国的绝大多数食品是安全的,出问题的只是*个别现象,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普遍。
朱水芳说,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两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现在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种养殖、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等,不排除个别不法商人为了获利,违规过量使用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一些土办法,使得食品指标不合格,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另一个就是在流通环节,由于储存、运输方面的条件和技术有限,在流通过程中会出现变质腐化问题,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生产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孙宝国提醒,环境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要得到重视。他表示,“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问题不改善,食品源头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不亚于食品加工生产过程。”
如果青山绿水的环境遭受污染,食品原料也就会被污染,食品安全无从说起。孙宝国举例说,“镉大米”就是环境问题造成的,虽然现在镉大米通过技术可以把镉提取出来,但毕竟要花大力气处理。所以一旦环境被污染,后面很多工作举步维艰。
让科技、法制给食品安全上“双保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再一次被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
“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手段,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监管食品安全,就能做到来源可以查,去向、责任可以究。”孙宝国说,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为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提供了太多的技术便利和实现路径。
但孙宝国也提出,食品溯源技术与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而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充分措施。“食品溯源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溯源是亡羊补牢,要把原因和问题找到,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网格太疏,就网不住鱼儿,网格织得不够牢,鱼儿也容易从薄弱环节逃脱。”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一方面要从科技、法制上织好防护网,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补上食品安全网的薄弱环节。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许多小作坊、偏远地区的食品销售部、流动食品商贩、学校周围的小餐馆、杂货店等,是食品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刘昕建议,从分类监管的角度出发, 对小作坊、小摊贩的许可条件、经营范围、流通领域和监管标准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各城乡小作坊、偏远地区商店出售的食品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对“三无食品”坚决销毁。
“我去一些县里调研时发现,监管部门有检验资质和技术的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容易成为监管空白地带。”刘昕表示,要加强执法力度和深度, 让藏身角落里的 问题食品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