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 进口食品数量持续增长、国际 供应链愈加复杂、新型业态迅猛发展、 进口食品渠道来源繁杂,进口食品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埋下了不少 质量安全隐患。
据 宁波 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来自105个国家或地区,共计4万多批、货值近12亿美元的进口食品从宁波口岸入境,同比增长均达五成,主要品种为 水产及其制品类、粮谷及其制品类、 肉类、 酒类、 乳制品类等。为了守好进口食品安全底线,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宁波局一直在行动。
加强检验把关
作为进出口商品监管部门,宁波局立足检验检疫职能,加强进口食品、保健食品“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3个环节检验把关。
**,在进口前加强源头防控,完善进口前审核,严格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严查进口食品随附官方证书,确保进口食品货证相符、来源可靠。其次,在进口时加强进口环节检验,加强现场查验,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瞒报欺报、货证不符等情况;对疑似假冒、篡改原产地信息的食品开展原产地证书联网核查;加强标签内容审核,杜绝假冒伪劣、非法添加和虚假宣传等食品入境。*后,在进口后加强后续监管,督促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严格落实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重点推进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进口食品化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加强对食品进口销售记录的后续跟踪及对消费者投诉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据统计,2017年,宁波局共完成125家分类管理进口企业的监督管理及926家进口商的进口和销售记录检查。
推进部门联动
食品安全工作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让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宁波局以及各分支机构积*配合各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对辖区内进口食品检验各个环节和重点产品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深入查找存在隐患,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加强与地方食安办、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对线上线下的进口食品开展深入排查,对“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发现的问题和盲点、死角,开展“回头看”和“补缺口”行动。同时,整合信息资源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对进口食品、保健食品的风险管理,注重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成果,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对涉及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进口食品、保健食品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收集各口岸不合格检出情况,制定同类型产品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奖励机制,充分发挥“12365”质量投诉举报、“12345”等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热线及“互联网+”作用,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6起投诉举报。
营造社会氛围
“各类进口食品、保健品*容易出现的非法添加很多可能是禁药,比如号称能降脂的加他丁类药物,号称能减肥的加西布曲明,号称能降糖的加二甲双胍……”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激发群众对专项行动的参与热情,宁波局利用“3·15”宣传活动、“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等平台积*开展正面宣传,并对群众关心的进口奶粉、化妆品、燕窝涉及的购买渠道、质量、真假辨别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
在2017年“质量月”活动期间,宁波局邀请辖区30余家进口食品企业的40多名企业负责人及质量安全控制人员来到宁波局技术中心食品分中心,现场观摩进口食品检验检测相关操作,并就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技巧及检验检测设备等方面与宁波局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旨在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促进交流企业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并辐射带动其他企业提高。同时,还主动深入进出口食品企业及时传达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新要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对辖区进口食品经营单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切实认清销售违法违规食品的安全危害和法律责任,要求经营单位加强进口食品、保健食品的进货查验审查,确保经营食品来源可靠、渠道正规。
如今,伴随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的圆满召开,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保健食品走进甬城,宁波局将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常态的食品安全队伍,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进出口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力保障宁波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