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组织指挥下,市中区、峨眉、沙湾三地食药监部门联动,同时对销售该茶叶的超市和涉嫌生产“幽灵”茶叶的窝点进行了查处,查获成品茶叶372盒(袋,半成品50盒(袋,茶叶原料300公斤,涉案金额高达15万元。
市民举报
市场惊现问题茶叶
今年年初,有市民举报在某超市购买的名为“川杨竹馨”的品牌茶叶有问题。该市民称茶叶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为2017年1月14日,但他了解的情况却是该品牌茶叶生产许可证已经过期。
接到举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立即组织人员,对市场销售网络和生产加工窝点进行排查暗访,发现市中区、峨眉、沙湾等地9家超市和销售点在售卖该品牌茶叶,且生产日期都在2016年12月12日后。
执法人员通过网络查询,确认“川杨竹馨”品牌茶叶的生产许可证在2016年的12月11号就已经过期,并且厂家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向相关部门提出延期申请。也就是说,从2016年12月12号之后这个品牌的茶叶属于无证生产,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障。
“该产品包装上有‘峨眉山茶地理标志’,若无证生产,不仅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同时也损害品牌形象,影响*为恶劣。”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执法人员表示,一经查实,将追查到底依法处置。
前期摸排
生产厂家早已停产
生产许可证已经过期,这些产品是生产厂家无证生产?还是其他厂家冒名生产呢?
根据线索,执法人员在暗访过程中通过产品包装袋上的两个生产地址——峨眉山市符溪镇金丰路13号、峨眉山市川主乡杨河村进行摸排,发现两个生产厂家均是大门紧锁,毫无生产迹象。
“这家茶叶厂在去年3月左右就停产了,里面根本没有人,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其中一厂家门卫向执法人员证实,峨眉山市川杨竹馨茶叶有限公司早在去年就人去楼空了,根本不可能生产出2017年的茶叶。
生产厂家早已停业,执法人员只好根据销售网络倒查,顺藤摸瓜找出生产窝点。
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统一部署,于4月20日指挥市中区、峨眉、沙湾三地食药监部门同时采取行动,分别对三地涉嫌销售“川杨竹馨”品牌茶叶的9家商场、超市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在这些商场和超市内查获多款该品牌的问题茶叶,销售价格在6元/袋——398元/盒不等。为了寻找这些问题茶叶的来源,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除了现场查扣发现的问题品牌茶叶以外,还要求商场和超市的管理人员提供供货商的相关资质和产品检验报告,但是商场和超市的管理人员均表示无法提供。
那么,这些无证生产的茶叶究竟来自哪里呢?
三地联动
查获茶叶生产“黑窝点”
执法人员在前期暗访中发现,销售网络摸排中所掌握的线索都指向位于峨眉山市大佛南路137号的“川杨竹馨”茶叶经销点。
在该经销点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一整套茶叶包装机具以及大量的该品牌茶叶包装和数百公斤的茶叶。但是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经销点的一位罗姓负责人则否认自己有生产行为。
“这个机器怎么充起电?如果闲置为什么还充着电呢?”“这些包装袋和成品你又怎么解释?”“如果不是你生产的,那又是在哪里拿到这些产品的呢?”罗姓负责人推托说涉嫌非法生产的茶叶不是自己生产的,但是面对执法人员的追问,这位负责人再也无法自圆其说。种种证据表明,这里就是非法生产“川杨竹馨”茶叶的“黑窝点”。
当天,执法人员在该销售点查获涉嫌非法生产成品230袋(盒,半成品50袋(盒,茶叶原料300公斤,货值金额7万元;在市中区、峨眉、沙湾三地超市、商场查获非法销售茶叶142袋(盒。
同时,查封峨眉销售点茶叶储存、分装、封口、喷印机工具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一套;冰柜2个,多功能电脑智能分装机1台,塑料薄膜封口机1台,快速脚踏封口机1台,电脑数控喷码机1台,吹风机2个等;包装材料若干,账本若干。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深挖调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