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5日电 要谈
一方面,欧洲国家人口零增长,有些国家甚至负增长,根本没有足够的“婴儿”来吃掉他们的奶粉;另一方面,欧盟将在今年也就是2015年取消牛奶生产的配额限制。这说明大量欧洲奶粉没有市场出口,必须抢占中国市场。
就从上面的数据来说,国外的奶粉市场本来就比较小,存货有限,而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中国游客一去购买,立刻造成了需求压力,这样的“抢购”,和个别媒体渲染的“抢购”,真的不是一回事。那么在欧洲奶粉市场发展缓慢,急需中国消费者为其“托市”的情况下,为什么西方媒体频频报道似是而非的“中国游客抢光洋奶粉”的消息,这非常耐人寻味。消费者群众应注意切勿盲从不实信息,一味追求国外品牌。而也有人认为,国外媒体这样渲染“中国游客抢购洋奶粉”,不排除利用舆论工具在中国市场多份一杯羹的可能。
洋奶粉是否都适合中国人体质?
还有一个常被大家忽视的事情——所谓婴儿配方奶粉,重在“配方”二字。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不同,洋奶粉的配方未必适合中国宝宝。
比如欧美的配方奶粉,因为欧美母乳喂养率在90%以上,婴儿配方奶粉只是作为母乳不够时的补充。欧洲人饮食习惯中动物食品更多,欧洲的母亲通过膳食摄取的钙、铁、锌相对充足,能够通过母乳传递给孩子,因此在微量元素添加上要求不高,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达不到中国的国家标准,其中钙、铁、锌尤为突出。
再如日本奶粉,日本临海,食物多为海鲜,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锌,所以日本原装奶粉的含锌量*少或根本不含。但对于中国宝宝来说,锌的摄取却非常重要;。
中国的国家标准规定,每100克奶粉中应含锌2.5~7.0毫克,但对欧洲奶粉进行检测时发现,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某欧洲品牌原装奶粉100克含铁仅为0.8毫克。而美国奶粉在蛋白质、脂肪以及含糖量上全部是按照标准的*上限进行添加的,因此很多孩子喝了美国奶粉后容易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还是喝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国产奶粉*妥当。
中外奶粉企业生产水平是否存在差距?
要讨论中外奶粉企业的生产水平是否存在差距,要从奶粉生产的几个角度来看:奶源、标准和技术设备。
从奶源来看,我国生鲜乳国标规定蛋白质不低于2.8克/毫升,而在美国、日本、菲律宾、印度的国标中,没有蛋白质指标。
从奶粉的生产标准来看,国家食药监总局2013年底发布的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被业界称为“食品安全史上*严标准”。据统计,这是今年以来国家各部门出台的第十二部针对奶粉质量安全的“紧箍咒”。 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原辅料把关、配方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能力等9方面进行重新规定,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政府相关部门的抽查来看,我国规定对婴幼儿奶粉企业所用的原料抽检率不低于15%、对婴幼儿配方奶粉每周抽查一次、技术监督部门派驻企业进行监管等,力度之大、频率之高,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另外,由于国外奶粉企业的市场发展缓慢造成技术老化,国外奶粉企业经常从国内奶粉企业“挖角”技术人员,这在业内已经不是新闻。
洋奶粉质量是否一定比国内好?
洋奶粉质量是否一定比国内好,还要靠数据来说话。
统计显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共有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其中洋奶粉是重灾区,法国“法瑞康”婴儿配方奶粉、德国的“贝贝善”幼儿配方奶粉3段、德国“乐爱朵”配方奶粉、新西兰“爱恩思”婴儿配方奶粉、波兰“贝倍妙”等进口奶粉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洋奶粉。
根据德国国内的报道,德国质检机构检测了14种德国奶粉的Proe和一1段产品(Pre和1段为刚出生婴儿到6个月所实用的奶粉,某个德国**居然不及格。
屏蔽此推广内容这些还是“正规的洋品牌”,另一方面,洋奶粉中有知名品牌,也有非正规的品牌,甚至有专门为中国市场注册的所谓“洋”品牌。后者的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但他们利用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不了解和盲目信任,将自己宣传为一线品牌、**品牌,甚至以次充好,加大了消费者的风险。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游客抢购洋奶粉”的新闻为什么一连几年一再出现,让人疑惑。2013年,香港某报曾经对奶粉中“反式脂肪酸”进行中外对比,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报道中国奶粉含有“反式脂肪酸”,后来证明是“乌龙”,后被国内有关部门调查质疑、澄清证实后,发现背后隐隐有国外利益集团操控的身影。“中国游客抢购洋奶粉”的新闻是不是也有类似情况,值得思考。
因此可见,购买奶粉不能光看姓“洋”姓“中”,要看产品本身的质量、服务和信誉。国家连续多年对乳制品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从严推出相关的举措,目前乳制品行业从生产到监管,远比国外严格。中国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等,选择质量品牌信得过的国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