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艳燕
“兰州百合、定西马铃薯、平凉金果、河西制种及葡萄酒等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名优
一年来,甘肃检验检疫局不断创新
科学监管 帮扶质量培育
2010年,甘肃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4年来,甘肃局坚持把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积*协调省农牧、商务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落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相关事宜;积*沟通庆阳、陇南、武威等市政府,指导他们建立健全了以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和疫情疫病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积*深入企业和基地检查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质量安全自控体系。
在检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静宁县出口苹果、酒泉市肃州区出口农产品、庆阳出口苹果(果产品、陇南礼县出口苹果、武威凉州区出口甜糯玉米、芦笋等示范区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正式授牌为***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数量居全国第十四,居西部12省份第三。通过示范区创建,食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出口企业诚信度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以静宁县为例,与示范区建设前相比,苹果产量增加5万吨,产值增加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增加400元。
确保安全 帮扶质量提升
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应对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我国食品农产品顺利出口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014年以来,甘肃局将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原料农兽药残留监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强化监控数据分析,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为准确掌握出口水果、蔬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疫情状况,该局会同地方农业、林果部门及农业专家,对供港蔬菜基地、注册果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对7.1万亩外繁制种基地进行了病虫害的田间检查和跟踪调查,查出病害50余种,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通过与省安全厅加强合作,该局先后从邮寄进境物中截获非法邮寄进境种子8批次15.99千克,在非法邮寄进境种子中首次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假高粱,保护了甘肃省农业生产安全。
优化环境 帮扶高效通关
苹果、蔬菜等食品农产品因其鲜活易腐烂的特性,对通关速度的要求较高。针对甘肃外繁制种基地离省局较远的实际,该局及时将种子检疫监管职能从省局下放到酒泉局,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通报通放”的通关模式,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就近一次报检、就近取证。在通关模式方面,该局积*接洽兰州海关,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通关”的三个一通关模式,大幅缩减查验时间;与山东、天津、江苏、黑龙江、新疆、安徽、珠海等局签订直通放行合作协议,积*为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争取绿色通道和直通放行资格,为甘肃农产品直接出口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开辟渠道。
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业获得绿色通道资质,34家企业的83类商品获得了山东、天津等口岸直通放行资格,出口通关速度大幅提升。
“优惠政策越来越多,通关速度越来越快,检验检疫的服务真不是吹的!”在甘肃局报检大厅的企业留言簿上,一位企业办事员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牵线搭桥 帮扶扩大销路
受地域限制,甘肃省洋葱、苹果、中药材等农产品主要依托山东、广东、安徽等外省出口企业销往国外。为了帮助甘肃省农产品生产企业扩大销路,甘肃局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优势,积*与安徽、黑龙江、珠海、新疆等检验检疫相关单位沟通,通过他们介绍外省企业与甘肃企业对接,签订贸易合同。2014年以来,先后推动安徽、珠海、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等省企业与甘肃企业签署中药材、水果、蔬菜等货值12万元的出口合同。积*协调,推动甘肃省蔬菜出口企业与哈萨克斯坦企业签订直接出口蔬菜贸易合同,为实现甘肃农产品直接出口中亚国家零的突破。
截至2014年11月底,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19.12亿元,增长18.75%。其中蔬菜种子出口同比增长197%;中药材出口同比增长118%;鲜苹果出口同比增长62%;食用植物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9%;白瓜子出口同比增长32%;盐渍绵羊肠衣出口同比增长13%。同时,甘肃省冷冻猪肉、糖水梨罐头、荞麦米、植脂末等首次出口美国、日本、吉尔吉斯坦、蒙古、沙特阿拉伯等国。
谈到这一年的收获,甘肃局局长居峰颇有感触:“局有大小,责无轻重。实践证明,‘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重任,我们甘肃检验检疫人不但顶得住,还敢奋力拼。我们将秉承改革创新的思路,坚定步伐,创新手段,为推动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