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今年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立案提案共有1000件,其中87件被列为2014年省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涉及
今年,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收到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共有15件。9月24日,针对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山西省
针对学校食堂就餐人数多、安全风险大、敏感度高等问题,省食药监部门专门出台16条监管措施,明确规定,学校食堂的**责任人是校长,学校食堂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个人承包经营等。“我们对全省6362所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排查,采取检查情况排队通报、约谈警示、公开曝光、上限罚款直至停业整顿等严厉措施,共责令整改1976所,立案查处214起。”赵光国介绍,近两年,全省在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造方面累计投入了9722万元,学校食堂的安全保障状况有了明显改观。目前已有41所学校食堂达到规范化标准。
同时,省食药监部门还集中整治学校周边小摊贩、小餐饮、小饭桌。重点解决无证无照和脏、乱、差等问题,现在全省已对20000余家小摊贩、小餐饮实施了登记备案,纳入监管范围,加强监督检查,取缔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小摊贩、小餐饮。在太原及其他中心城市普遍实行了小饭桌登记管理,对896家小饭桌进行了星级评定。
查扣假冒伪劣食品3693.36公斤
针对农村食品市场假冒伪劣食品、“五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 销售的集散地、“黑作坊”“黑工厂”的藏身地、问题食品的发源地,我省安排了九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省各地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小作坊聚集村等作为重点区域,对小卖部、小超市、流动摊贩、批发市场销售假冒伪劣、“五无”和过期变质食品行为进行了持续检查和整治。
9月起,针对整治不彻底的现象,省食药监局联合省食安办和省工商局,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即: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严厉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伪劣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
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企业52113户,查扣假冒伪劣食品3693.36公斤,取缔无证无照290户,吊销证照8张,捣毁窝点25个,立案查处124起,移送公安2起。
建立电子追溯系统
我省从肉制品和乳制品入手,建立可追溯体系。目前,平遥县肉制品生产企业已开始应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建立电子追溯系统,对加工原料,生产过程、检验检测和产品流向等风险点和关键点进行全程控制。另外,食品加工小作坊通过自赋码追溯管理,实行“一批一码”,使散装食品有了身份标识和过程管理信息,解决了食品小作坊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不可控的问题。另外,在应县、山阴也建立乳制品的追溯体系。
同时,制定出台了《信用档案工作制度》《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和《“黑名单”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18种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今年7月1日起,我省在全国**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且已有12家企业完成保险签约,并组织修订了《山西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以后获奖的举报者,不需要再留个人信息,只要打电话报代码,在工作人员核实无误后,将把奖金打入其账户。”赵光国说,这一规定,就是为解决群众举报不方便、不信任、积*性不高的问题,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建立原产地可追溯体系。”赵光国解释,今后,我省将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同时,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上下统一、高效权威的监管体系。重点建立肉及肉制品、乳制品、白酒、食醋等重点品种原产地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