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信
去年秋季以来,国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目前
饲料需求首次下降
自1990年我国饲料养殖行业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国内饲料消费始终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养殖行业自身运行周期及"速生鸡"、"漂流猪"、"H7N9疫情"等事件影响,今年以来我国饲料消费首次出现下降。同时,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八项规定的出台,加之餐饮业"光盘行动"的影响,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全国餐饮收入是除2003年"非典"外创下的自1991年以来的*低值。餐饮业的低迷同时影响了肉类消费以及其上游的饲料消费和玉米酒精、淀粉等加工产品的消费。从监测机构对全国160家重点饲料企业产量统计结果来看,今年1-6月份,抽样调查的160家企业的饲料总产量为1607.18万吨,同比下滑13.2%,这在近年饲料行业发展中为首次出现负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三季度以来国内饲料销量好于上半年,生猪及畜禽产品价格逐步上涨,养殖效益不断回升,受中秋、国庆以及后期元旦、春节传统消费旺季的带动,国内畜禽养殖也逐步上量,但仍然难以改变饲料产量下降的趋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统计,国内饲料产量为18789万吨,较上年下降668.7万吨,跌幅为3.4%;从饲料粮的消费来看,9月份包括玉米、小麦和稻谷在内的饲料粮总消费量为1.54亿吨,较上年减少292万吨,为2008/2009年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近年来,由于需求旺盛,国内玉米市场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今年以来,由于饲料消费和深加工消费双双呈现下降趋势,加之连年大幅增产和进口大幅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开始由前些年的持续趋紧转为阶段性宽松。
从供给来看,玉米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供应充足。据了解,今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约5.3亿亩,比上年增加1%左右,玉米产量有望实现连续10年增加,预计总产将达到2.1亿-2.15亿吨,比上年增加700万吨左右,增产幅度2%-5%.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2013年度国内玉米产量结余量(年度结余量=年度总供给-年度总需求为1831.4万吨,这也是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结余,较2011/2012年度增加794.7万吨;结余大幅增加说明我国玉米市场供需结构已经由2010/2011年度的偏紧转向过剩。
从市场需求来看,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饲料和深加工两个方面用途。饲料消费出现多年以来的首度下滑,导致饲料粮消费也出现下降。玉米深加工行业呈现持续亏损趋势,玉米酒精、淀粉等行业开工率较上年有明显下滑,对原料玉米的需求也出现下降。预计2013/2014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为1.975亿吨,产量大于消费量1700多万吨,库存量将进一步增加。
在饲料消费方面,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走低使生猪养殖受到一定影响,H7N9流感疫情的发生更是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玉米饲料消费也因此大受影响。深加工消费方面,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减少,销售不畅,玉米淀粉和酒精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效益不佳,开工率低,限产停产现象普遍。据中国玉米市场网数据,10月,全国玉米淀粉平均批发价为2989元/吨,比年初跌2.9%,比上年同期跌5.5%;酒精平均批发价更是连跌11个月,目前为5780元/吨,比年初跌7.8%,比上年同期跌幅达9.8%.许多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加工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而在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玉米进口量却在不断增加。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75万吨,2012年进口玉米520万吨,同比增长近两倍;2013年7月玉米进口量7.27万吨,环比增加829%.目前中国国内进口玉米完税价约为2039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家2260元/吨的收储价和2400元/吨的中国现货均价。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指出,由于国内进口玉米的完税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已成为常态,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现行的玉米政策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预计在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随着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农户可能面临卖难和储难问题,市场购销形势也可能由供需偏紧格局下的 "一紧俱紧",转向供大于求形势下的"一多俱多"局面。
市场价格稳中偏弱
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是决定未来一段时期玉米走势的关键。今年以来,养殖业几度受挫,饲料消费一直呈现相对偏弱的状态,多数饲料企业均以低库存状态运作,难以支撑玉米价格。近期,虽然在养殖业恢复拉动下,玉米饲用需求有所恢复,但因前期各地饲料企业多备有一定的玉米库存,短期内企业原料库存仍在消化,并不急于进行玉米采购,因此,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事实上,在供求关系宽松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就一直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到10月份,全国玉米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2.8%.新玉米上市后,企业和贸易商入市收购较为谨慎,各地开秤价大多较低,东北产区开秤价不仅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国家临时收储价格。
由于东北产区新玉米即将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将明显加大,短期内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据悉,为缓解供需矛盾,保护农民利益,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2.26元/公斤,吉林2.24元/公斤,黑龙江2.22元/公斤。关于收购补贴,《通知》中提到:"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采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另外,今年东北地区搭建露天储粮设施费用标准一次性提高至117.35元/吨。相信随着临储政策的陆续启动,将对玉米市场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市场价格将逐步趋稳,并可能回升至临储价格附近。
从明年来看,国内玉米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价格走势有望稳中趋强。一方面,随着H7N9流感疫情影响消退,禽业生产将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目前出栏一头肥猪盈利在100元以上,生猪养殖已基本处于正常盈利状态,玉米饲料消费将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深加工消费虽然低迷,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好转,明年有望呈现一定程度的复苏。
从长期看,玉米消费仍将持续增长,当前相对宽松的供求关系又会逐渐向趋紧方向转变。因此,国内玉米价格总体上将保持基本稳定,建议农民对玉米市场不要过分悲观,应根据自身的存储条件决定玉米销售策略。存储条件较好的农户可以避开上市高峰,选择价格较高的时候出售;存放"地趴粮"的农户,应采取一些简易办法加设防雨雪装置,改善通风条件,防止霉变造成损失。企业和贸易商也不应过分看空玉米价格,应根据自身的存储能力和运输条件适时收购入库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