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品销售的查处力度,切实捍卫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谈到网络家庭厨房这种新型的餐饮方式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提到了今年央视3·15晚会中曝光的网络订餐平台案例,表示315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把当前网络订餐当中的问题曝光出来的。滕佳材副局长说,“现在网上订餐发展得特别快,确实监管方面我们很难跟得上,尤其是现在都是年轻人在紧张工作,有这种平台方便他们的生活。但网上订餐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应该讲,对业态的监管我们一直很关注,我们做了一个规定,就是规定第三方平台的法律责任、主体责任,就像开大超市一样,给消费者提供这种服务,你必须有这种相应的管理责任、必须有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不管是餐饮还是提供服务的,你对他提供产品,线上线下要结合,线下的监管怎么监管,我们在线上同样也是监管。”同时他表示在央视3·15晚会曝光之后,食药监总局加大监管力度,有一个网络订餐平台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商家下线,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整顿,整个市场已经趋向正规发展的趋势。
同时滕佳材副局长表示,对于网上家庭厨房他个人是不支持的,甚至是反对的。他说,“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如果经营行为以后纳入国家法规,在监管的范围之内,可以发展。同时我们的消费者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他透露下周《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出台,将要求网络订餐平台要在网上公示饭店的名称还有食材,同时网上的店名必须跟合法部门颁发的证件名字一致,同时商家的许可证和相关的资质要进行公布。另外针对送餐环节,要求送餐人员的身体一定要健康,不能有传染性疾病,同时订餐记录必须要在线上保存6个月。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和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长张来武也在《中国政策论坛——大数据时代的食品安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言论。更多精彩内容关注7月15日22:53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政策论坛》。
新闻链接
“家庭厨房外卖”产业背后的三大隐忧
想要吃一顿合口的饭菜,又不想忍受排队之苦?下了班回家,又不想自己做饭?想吃一下家乡的味道,又不会做?*近,一种家庭厨房的外卖模式悄然流行起来,家厨APP也一个个火了起来。但其实这种家庭厨房外卖的模式处于灰色地带,目前仅能靠平台监管,食材安全和卫生更多的是靠家厨们的自律。还有个别家厨因为在出租房里干“私活”遭到居民和房东的抗议。专家表示,家厨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更趋规范化。
家庭厨房外卖模式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是其背后的风险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
**,工作环境不一,健康难以保证。
在我国从事餐饮行业有些证件时必须的,包括*基本的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排污许可证(环保手续、餐饮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营业执照(工商证、税务登记证(税务证这一系列证件,而这些恰恰是家庭厨房所不能保证的,这样其实无疑给家庭厨房的消费者们带来了健康的隐忧。同时,家庭厨房的环境不一,很难保证卫生状况,更为家庭厨房外卖这种模式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食品安全得靠自律监管处于空白
食品安全也是“家庭厨房外卖”模式惯打的招牌,但其实这些家庭厨房真的就能保证食品安全吗?缺乏有效的监督仅靠自律的家庭厨房如何能保证安全?
北京市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新《 食品安全法》要求对外经营的餐饮企业必须进行强制许可,取得流通许可等资质,但家庭厨房更类似于小作坊,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针对外卖平台频繁曝出的资质乱象,商务部、国家发改委2014年联合发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提供外送服务的餐饮经营者应具备营业资质。但在邱宝昌看来,即便将“家庭厨房”纳入监管范围,实际操作上难度也很大,执法人员不可能对民宅逐一探访。
*后,手艺参差不齐,有些家厨四处挪厨房缺乏稳定性
家厨们的水平其实也是参差不齐,近乎零门槛的进入机制,其实缺乏对家厨手艺的一个筛选。同时有很多家厨是在出租屋内,大量的接单会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很多房东也不会支持,这就导致有些家厨需要四处挪厨,使其缺乏稳定性。
“家庭厨房外卖”模式虽然将闲置的厨房资源利用起来,而且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缺乏相应的监管下,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质量几乎全靠自律,其合法性也游走在法律边缘。所以,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的约束,这样才能保证这个产业的未来的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