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詹顺婉5月10日报道:市民餐桌上的 食品需要经过哪些 流通环节?在 流通中又会经过哪些 检测?政府 监管是否到位?5月6日上午,近十名上海市人大代表来到江杨北路农贸批发市场就 食品安全监管开展突袭暗访。 检查结果不容乐观,食品 标签信息不全、商户进货渠道不明、私售自制品、 冻品不冻、证照不全……在一系列问题背后,是 管理方责任的真空与缺失。
没有生产日期的保质期怎么算
在江杨北路农贸市场的一个米面制品摊位,代表们发现,各种糕点、面食只用塑料袋简单包装,上面没有任何产品标识,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保质期。不仅仅是散装食品,一些预包装食品的日期同样存疑。代表们发现,在一些真空包装食品的标签中,只写上了保质期,却没有生产日期。“这个怎么算?没有生产日期的保质期,等于形同虚设”,代表们指出。
来源不明的“韩国货”和“三无”荷包蛋
同样在这个摊位,在一旁的冷柜中,几包印着韩文的芝心年糕赫然入目。检查组人员拿起这些包装精美、品相诱人的年糕却发现,包装上并没有产地标示,连出产厂家也没有。“这些食品从哪里进货?哪个厂家生产的?”面对代表的询问,商家只是含糊其辞、语焉不详。当代表进一步追问是否有进货台账时,商户也只是尴尬回避。
更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散装荷包蛋也被放置其中一齐出售,与包装精美的“韩国”年糕相比,这些荷包蛋只是被盛放在简陋餐盒中,没有任何食品标识。当代表们质问原因时,商家称,这些只是样品,并非售卖。“只是样品为何要摆放那么多件,显然不合理”,代表们对商家的回答并不满意。在之后的回访中,检查组人员发现,这些“三无”荷包蛋已被悄然下架。
米制品“冻品不冻”问题突出
“你知道这个年糕应该放在冷柜里吗,为什么放在室温中储藏?”检查中,代表们还发现,超市冷柜里售卖的年糕,在农贸市场却不冷藏了。记者了解到,“冻品不冻”的现象在米制品中尤其突出。
从事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的刘震华代表指出,由于生鲜粉面制品水分含量高,必须在全程冷链条件下才能够保质,如果在常温存储,很容易发生变质。然而,实际操作中,生产、经营者出于降低成本等原因,往往无法达到符合食品特性的运输储藏要求。“其实,在这方面,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但执行中还未落到实处,米制品问题更为突出”,刘震华指出。
证照缺失突显监管真空
为了解证照制度落实情况,代表们还提出要求查看食品经营证照。然而,商家拿出的一份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却已过期一年多半。
证照过期多时,为何还能长时间无证经营?代表们随后致电宝山市场监管局,监管局人员称:“这些情况我们都清楚,但每次检查,都以为他们正好在换证。”然而,戏剧性的是,半小时后,江杨市场工作人员却又拿出了这家店铺有效期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只是许可证上的地址并不在江杨路市场内。对于检查组的质问,市场管理方解释,这些店铺都是从附近刚刚关闭的几家批发市场临时搬来的,等过几个月确定了营业场所再办新证。
对于这样的解释,市人大代表们并不认可,指出证照地点与实际地点不符合,等同于证照不具有法律效力。代表们也认为,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应该存在真空和断档。
代表:应对流动信息动态监管要跟进
问题频出,食品监管漏洞究竟出在哪里?代表们认为,这次检查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食品安全法规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的现状。
“比如散装食品问题”,刘震华代表指出,其实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有明文规定:散装食品应当和预包装食品一样,具备食品标签,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但实际中,散装食品违规问题较为突出。“又比如索证索票问题”,刘震华谈到,按照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向食品生产商或经销商索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生产许可证,以及出厂合格检验报告等证明,同时还要做好销售产品流向等记录;农贸市场管理方则应该做好对经营者的进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责任。“但现在显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他表示。
刘震华认为,存在诸多违法经营问题,市场管理方作为**责任人,应当进一步强化其监管职责。
针对证照不全的问题,刘震华则认为,这暴露出食品安全的动态监管存在不足。他指出,检查中发现,不少商户证照是有的,但是他的摊位在不断变动,而相关的食品安全许可工作却未及时跟上。“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的动态监管、动态跟进,是我们还需要努力的”,刘震华表示。
据了解,为了提升监督实效,此次暗访地点都是临时决定,所有检查组人员都事先不知情。尽管临近发车时间,参加执法检查的市人大代表还在热烈商讨着当天的检查内容和路线。代表们认为,这样能了解*日常、*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