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使用过期
作为供应链
问题1●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就可信?
麦当劳和供应商从来不做短期合作,所有的供应商的合作都有几十年历史。这在麦当劳内部,被称作“三角凳”模式,指特许经营人、麦当劳公司和供应商三方共同开拓市场,维护品牌。这种“与供应商长期合作”模式本是好事,但可能产生两种情形:
**种是过分信任。由于合作多年,质检部门疏于检验;加上长期合作,产品开发、质量检验都非常依赖供应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惯性中使用了上海福喜提供的问题原料。
第二种是共生利益链的存在。就是对问题知情,但长期获得福喜低成本的原料,睁只眼闭只眼。福喜非常了解这些企业需要什么,他们把原料都调配加工好,色香味俱全,麦当劳肯德基拿来这些半成品稍微加工就可以销售,决策综合考量何乐而不为?
问题2●难道只能追求低成本?
中国市场,消费者往往看重价格,企业往往也是打价格战,导致管理者往往片面追求低成本。客户年年要求降价、高层绩效KPI考核利润**,管理层不堪压力导致不择手段降低成本。
无论作为供应商,还是作为采购方,很多时候就看价格。价格战导致供应链整体无视质量,使产品质量缩水。
这次福喜事件,质量经理明知过期为何使用?之所以使用过期产品,只有一个好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大胆猜测一下,正是这种“吃不死人”还能降低成本的巨大“诱惑”,使得福喜管理层如很多企业一样采取“偷工减料”,使用过期产品。
问题3●**就可以不检?
对于优秀的、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为了提高效率,很多企业都会推行**。但**就可以永远不检吗?当然不是!
那怎么检查、怎么做“**”呢?
对于**的供应商也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审查,通常到供应商现场临时抽检,而不是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检验。就像我们到各种社会检验鉴定机构做检验,在检验报告上都会盖个章“仅对来样负责”。也就是仅对提供的样品进行了检验,而不是到生产线临时突击检查。如果是根据供应商的样品检验结果来推行**,肯定是不靠谱的。
问题4●评审只需要查文件?
媒体报道,福喜采用了“两套系统、两本账”,正因为如此,政府例行检查时没有发现问题,正常的供应商评审麦当劳们也没有检查出来。
那么,供应商评审时如何应对“两套系统、两本账”呢?
**,评审“实物”而不是“文件”。有很多人在评审供应商时重视“文件”而忽视了“实物”。很多大型企业都有一套完善复杂的评审体系,这些体系非常重视文件,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就是不能只听供应商说,而要看供应商做,做的*有效的标识就是文件,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做“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由于强调文件的重要性,使得部分没有经验的评审人员只看文件而忽视了实物。
第二,现场评审而不是办公室评审。必须亲自到生产线上抽取样品,而不是让供应商提供样品。有的评审人员,在供应商会议室里喝茶,让供应商去拿样品,想想看,这种样品完全可靠吗?
第三,要不定期评审,也就是突然现场检查,而不是提前通知。这道理不说自明,如果提前通知,供应商一定提前做好了准备。现在很多人评审供应商都是提前通知的,因为需要供应商“接待”,安排接站、安排宾馆等等。
问题5●换供应商就能解决问题?
7月24日,麦当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终止与上海福喜的业务合作,供应商换福喜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企业,河南福喜。
河南福喜于2013年10月投产,被称为拥有目前*新和*先进的生产设施。声明称,福喜将派出其集团内*优秀的领导团队,参与管理和运营。
虽然后来迫于舆论压力宣布中断与福喜中国所有公司的合作,但麦当劳们非常有必要检讨一下供应商管理流程。如果对供应商管理的方式不变,换其他供应商就不会出现问题吗?
问题6●信任就可以不签合同?
有媒体曝出,福喜与麦当劳合作22年,没有一份书面协议书,只以双方握手作为标志。没有正式的合同,意味着没有权利和义务的约定。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偿损失。
有的公司长期合作,往往忽视了合同。有的公司商务人员片面依赖律师拟就的合同,而不知很多条款,尤其是违约条款,往往需要商务洽谈完成,不一定在标准的合同文本里有体现。
供应商是资源,要用好资源、管好资源,坏的供应商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公司倒闭!
本次福喜事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供应链管理人员应当从福喜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