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之一的
"是否转基因"成选择**标准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超九成国内消费者都会食用的大豆相关产品在被挑选时,"是否转基因"成了大多数人判断的**标准。而在是否接受转基因豆制品的问题上,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转基因豆制品持否定态度。
春节前,天通苑龙德广场家乐福卖场内,大
相比于对转基因的重视,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关注度降低了许多。但有近九成的受访者反映,当前的食用油价格有所增长。
李阿姨家住通州,说起食用油的价格,其兴致突然高起来,"两年前5升装的大豆油才40多元钱,现在都涨到六七十元了,价格一直再涨,涨了就从来没有下降过,偶尔会遇到超市做活动,价格会比平时低10元左右,但是也只是在重大节日或店庆的时候,时间也很短".李阿姨表示,自己家之前一直吃的是大豆油,但是后来听说大豆油所用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可能会对身体有害,就改用调和油和花生油,价格虽然比大豆油高一点儿,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选择了其他食用油。
大豆进口量18年猛增218倍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还沉浸在旧有观念之下,例如,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大豆主产自东北粮仓,殊不知现在的供应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现在我们自己的大豆产量已经满足不了国内需求,80%以上都是来自国际市场,大豆可能成为今后更多需要进口的粮食品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据可查证的资料记载,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去的。2000年前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传入法国、英国、奥地利、德国……然而,曾经的大豆产业王国在2000年后的今天,却主要依赖进口,令人深思。
公开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29万吨,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6338万吨,猛增了217.55倍。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是中国*大的大豆供给国,占到中国大豆进口量的44%,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占41%和10%.
据悉,因豆油是中国*重要的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故压榨是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用途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产大豆缺乏价格优势,除国储低价抛售的大豆之外,国产大豆几乎全部用于食用消费和蛋白粉加工。食用消费主要用途为豆制品加工,包括豆腐、豆皮、豆豉、酱油等产品。另外一种用途则是做大豆蛋白加工。
而进口大豆则主要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至于豆油,由于压榨行业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且进口大豆具有价格优势,他们更倾向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进口大豆拥有多项优势
国内大豆之所以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大豆、豆油、豆粕的需求量持续高速扩张,造成国内需求量迅速攀升,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弥补缺口,也由此促进了豆粕饲料加工业的扩张。与此同时,豆油已成为我国**大植物油品种,食用消费占总量的85%以上。但国产大豆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地域较为分散、化肥成本较高等一系列原因,价格相对较高,而国外多是农场种植和机械化生产,价格相对较低。
据了解,中国于1999年取消了大豆的配额限制,实行3%的单一关税政策,另外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进口关税税率由3%调低至1%.这种低关税政策刺激了国内加工企业的大量进口。据了解,国务院和农业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对转基因农产品实行严格管制,大豆被列入**批实施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
在一般消费者看来,该转基因管理条例对大豆进口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实际上,由于大豆的国内价格不断下降,几乎与进口价格相同,而玉米的进口配额保护使玉米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大豆和玉米的这种价格比例鼓励了国内玉米生产,而限制了大豆的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