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学校吃好吃放心,也成为这次两会的重点议题。
食品安全,人人涉及,天天难离。在今年昆明市两会上,不少委员都关注到了餐饮安全问题。从消毒不干净的消毒碗筷到处于监管空白的小饭桌;再到近年来争议颇多的
昆明市政协委员宋青感言,"现在的
关键词 消毒餐具
难保干净
委员呼吁出管理办法
俗话说的病从口入,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老百姓也都开始重视起饮食卫生。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看食品有没有问题,而忽略了对用来盛食品的餐具的警惕。
昆明市政协委员宋青提交的提案是"关于对餐具清洗业进行监管的建议".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手工清洗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只有20.5%,用化学洗涤剂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也只有72.8%,同时残留在餐具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还会造成危害,而集中式物理清洗餐具消毒杀菌合格率高达98.5%以上。
宋青指出,从昆明实施餐具的集中消毒中发现,昆明集中清洗消毒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有时碗边还留有食物残渣。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昆明一次性消毒餐具行业比较混乱,企业规模、质量参差不齐,用塑料封好的"六件套"1元消毒餐具,接二连三出问题、被曝光,让人疑心,"现在的消毒餐具都让人不敢用了,但自备餐具下馆子又不现实".
>为此,宋青建议,尽快出台《昆明市集中式餐具消毒管理办法》,"2010年昆明市就准备出台《昆明市集中式餐具消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但至今没有查到办法出台的消息,所以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行业监管有法可依".还要加强对餐具清洗行业的监管,开展一些全面检查及定期或随机抽样调查,并公布监督机关电话,以便群众投诉。
"像那些有清洗消毒能力的大餐馆,可以不用集中清洗消毒餐具。"宋青说,市民们反映称,昆明一些大的餐馆都设有消毒柜,洗好的碗筷放在里面消毒,拿出来时还烫烫的,有的则用一口大锅煮碗筷,这样的消毒方式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放心。
近几年,一次性餐具频频被曝光,如今大家外出就餐,大都会使用包装好的消毒餐具,餐馆老板觉得省事,不少市民也觉得干净放心。
昨日,记者走访了昆明部分小区和餐馆,大部分市民都表示现在在外就餐都使用消毒餐具。市民刘先生说,前段时间他在滇池路附近一家餐馆吃饭,打开餐具,刘先生发现,一个碗内有黄色污垢,另一个小碟子有黑色霉点。刘先生随后便要求服务员重新换了一个。刘先生说,一直都觉得消毒餐具是十分干净卫生了,所以几乎都是直接拆了包装就使用。
记者随机采访了餐馆里的几位顾客。市民黄小姐称,她一周估计要在外用餐6次左右,每次使用前,都会用开水烫一遍,"虽然餐具是消过毒的,但还是觉得不大干净,用开水烫碗,这样应该也能杀菌消毒吧。"
而对于消毒餐具,市民朱先生对于餐具仍收一元费用表示质疑,朱先生说,很久之前就看到报道外地的消毒餐具都不需要再收费,而昆明的消毒餐具为什么仍然还要收取一元钱呢?昆明是否能像其他城市一样,在保证餐具的卫生之外,不要再收取一元消毒餐具的费用。
关键词 "小饭桌"
建议街道办开办"小饭桌"连锁店
近年来,在我市中小学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小饭桌",许多家长反映,小饭桌为孩子的午餐和午休提供方便,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但由于良莠不齐,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这让许多家长喜忧参半。
>昆明市政协委员孙美丽比较关注学生"小饭桌"的问题。孙美丽指出,"小饭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证经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督管理缺位、无规范性的收费标准、食品安全无保障、存在安全隐患等。"小饭桌"几乎都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多无健康证,不合格上岗等违法问题。从业者普遍缺乏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没有幼教管理经验。"小饭桌"虽然是盈利服务,但没有纳入教育部门监管范围,也没有接受食品卫生监督、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管,因此成为城市管理中的游离地带。
目前,昆明的学生 "小饭桌"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原材料大多是随意采购,生熟食品及餐具没有分开,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一般仅限于吃饱或好吃,还做不到吃好,更谈不上营养卫生。而小饭桌多利用自家厨房经营,房屋空间小,空气质量差,没有安全通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为此孙美丽建议,制定"小饭桌管理办法".经营人员要取得健康和培训合格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小饭桌经营者必须办理卫生、工商等相关手续;要把学生就餐、休息和食品加工区分开,保证学生的休息和安全,不能与家庭混用;实行学生分餐制、食品留样制度,以备查验;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小饭桌专用的经营许可证,使小饭桌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孙美丽表示,可发挥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办连锁"小饭桌",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家长压力,为居民办好事。实行"小饭桌"连锁管理,加盟店实行统一管理,原材料统一配送,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烂菜叶".连锁店形成后,要严格执行卫生许可、水质标准、房舍安全标准、人员卫生标准等准入制度,不符合要求标准的绝不能进入和上岗。
工商部门应从是否合法经营,卫生部门从卫生达标方面,教育部门从学生健康成长角度出发,指定专人组成联合检查小组经常性地进行检查,查出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商场超市设专柜方便消费者辨认
"目前,转基因食品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存在巨大争议。"昆明市政协委员杨晔表示,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并已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而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和副作用目前在科学界都是一个未定的范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一直争论不断。
记者在昆明一些超市、商场调查发现,在售的转基因食品主要以食用油为主。其中,调和油90%以上是转基因油,菜籽油有一部分是转基因油,其原料是转基因大豆或转基因油菜籽。
转基因食品标注不规范甚至和消费者"躲猫猫"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转基因食用油上的转基因标识都不明显,一些品牌只在配料表中用细小字体说明加工原料是转基因大豆,不细看很难发现,有的油则对是否使用转基因大豆作原料只字不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非转基因油品标签的"非转基因"字样很大、很醒目。而除了食用油外,其他食品几乎看不到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标注。
杨晔表示,我们应该充分保障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因为不少食品上没有转基因标识或标识不清,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购买的或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任何商品都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商品真实的信息情况提供给消费者。
如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杨晔表示,含转基因的食品都贴上标签,如果超市、农贸市场等商家再在卖场设一个转基因食品专柜,消费者就好辨认了。此外,农业、工商、食品药品、质监等相关部门,应对转基因食品加强标识监管,让信息更透明,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
据了解,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制度、设专柜等,农业部等部门先后出台过相关规定,但多数都不属于强制执行,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监管,更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加之转基因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担心标注后会影响销售,因此出现不标注和标注不到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