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说,只要查一下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的174条"
与食品保健品有关的企业们似乎天然地存在着虚假宣传的本能,如果仔细探究,很多企业宣传的产品特性或许都是站不住脚的.单靠法规或者认证,也无法避免它不会去虚假宣传,它只需应对的是相关部门的例行检查和抽检便可过关.即使有相关认证,也不能保证其广告宣传的精确性.在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的数据库中,查询那些得到认证的企业,普遍显示的仅是其得到了认证,至于它们在现实中如何宣传,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味千拉面之所以要用"认证"一词,正反映了人们对于林林总总的认证的迷茫以及消费者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就眼下的认证现状而言,人们也难以分清究竟什么认证才是*权威的、安全可靠的.2006年的"全国牙防组"风波中,人们才惊然发现,这个具有"认证"外衣的机构既非官方机构,也非民间组织.
认证机构应是独立于厂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机构.产品认证应该是一个第三方的行为.比如在美国,以认证,或者出具公共评价报告为主要产品的组织基本上都是非营利组织.这种认证机构,与产品生产商、消费者均无利益关系.并且,美国政府机构*少为商品认证,而美国国家标准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推动产品质量标准,但它工作的依据基本都来自民间机构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之所以能保证认证行为可靠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清晰以及认证发展的非商业化.
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的认证机构门槛较低(比如注册资本只需300万元),成立的模式类似企业注册.人们很容易就可看到,一些认证机构介绍自己的广告中都提到了为"客户服务"等字眼,而这里的"客户"无疑就是商家.这个架构是不利于消费者群体的,因为本身消费者在所购买的产品面前就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对于购买商品本身就具有信息不对称,制度监管架构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目前这种认证架构而言,我们难以看到这种减小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性.更是令消费者有着不少认证迷茫,比如大热的有机食品认证,就有着不同的认证标志,它自然是出自不同的认证机构.我们认为,以认证来提高商品质量的做法并不是**道路,国家应该推动在产品标准(尤其是食品)方面的完善工作,制定严格标准、完善食品法规,并且在食品监管方面强化垂直管理.而认证这种第三方活动,在中国这个本身政企界限未能完全清晰、一些商家"道德滑坡"、地方主义明显的情况下,不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