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从年产两千二百亿斤到逾万亿斤,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凭借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官方认为,未来十二年,中国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但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产需缺口将不断扩大。而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仅为中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可供中国进口的粮食资源有限。
国际粮食市场在过去几年间大起大落。由于前两年生物质燃料发展拉动了粮食需求,世界谷物库存降至二十五年来*低水平,加上国际游资炒作农产品期货,世界粮价上涨四成。近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滑,生物质燃料需求减少,粮食价格有所下降。但从中长期看,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产需缺口面临很大不确定,使中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决心更为坚定。
在新公布的《全国新增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二00九—二0二0年)》中,官方提出,到二0二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一千亿斤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十八亿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十五点六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十五点八亿亩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千亿斤粮食增产目标并非“放卫星”,而是在进行需求预测、以需定产,并充分考虑投资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确定的,“完全有可能实现”。
官方称,将通过提高耕地产出能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途径,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