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
购买蜂蜜的时候,消费者脑海里闪现的**个疑虑就是“这种蜂蜜纯不纯”。据国家强制性蜂蜜标准起草执笔人、原国家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子健介绍,判断蜂蜜纯不纯,主要是通过测量蜂蜜中的碳—4植物糖是否合格。按照国家蜂蜜行业强制性标准规定,蜂蜜碳—4植物糖含量应低于7%,高于7%的即是不合格产品,数值越大,说明真蜂蜜的成分越少。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不得大于7%是国际公认的界限。今年4月至5月,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陆续公布了一批下架的不合格蜂蜜产品,这些产品的碳—4植物糖含量均超过7%。
据了解,1瓶500克的假蜂蜜,批发价仅2元,真蜂蜜的成本至少得10元。这不仅让消费者吃了亏,也给诚实守信的厂商带来了*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看来,蜂蜜掺假所引发的不良影响是一连串的————如果掺假的不法经营者多了,真蜂蜜的原料价格必然降低,蜂蜜的收购价降低了,蜂农的积*性就不高,养蜂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而蜜蜂对于农作物的授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蜂群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内的农业收成……在一些国家,蜂群的数量是受到密切关注的,蜂群数量突然减少会让科学家们紧张起来,并设法查明原因。因此,规范蜂蜜产品市场秩序,让蜂蜜产业健康发展,对于整个行业和农业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随着消费者对蜂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我国蜂产品出口量的增长,如何让蜂产业健康发展,成为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的课题。国家强制性蜂蜜标准于2006年3月在生产领域执行、2006年11月在流通领域执行。新标准与2002年的老标准相比,主要有5个变化:一是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二是对不同的品种提出不同的蔗糖含量要求;三是增加了蜂蜜的真实性要求;四是规定了仲裁试验的方法;五是修改、增加了常见单一花种蜂蜜的感官特性。
据李子健介绍,新标准*大的亮点在于对蜂蜜真实性作了更清晰的定义。蜂蜜真实性的核心是不得添加或混入来自蜂蜜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可食用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的含义是指不论人为故意还是疏忽大意,都不允许。具体要求是: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业生产物质,就不能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业内人士称,自从新标准实施以来,通过几次大面积的抽查,蜂蜜造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蜂蜜产品的合格水平成倍提高。
6月16日,在中国蜂产品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蜂产品质量安全论坛”上,中国蜂产品*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企业————北京百花、北京东方颐圆、上海冠生园、南京老山、杭州保灵、浙江蜂之语、浙江江山恒亮、安徽百春、江西汪氏、广州宝生园向全社会郑重承诺,认真做到“八个自觉八个保证”————自觉坚持质量安全**,保证遵守食品质量安全法规;自觉执行生产许可制度,保证生产条件达到要求;自觉加强产品质量监控,保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建立优质原料基地,保证原料符合国家标准;自觉实施产品生产规范,保证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自觉做到诚信规范经营,保证不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自觉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证不贬低同行恶性竞争;自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保证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他们还呼吁全国蜂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积*行动起来,强化蜂产品质量安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类不法行为,净化中国蜂产品市场,共同维护中国蜂产品行业的信誉,促进中国蜂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表示,他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蜂产品市场秩序,更珍惜消费者对蜂产品重新建立起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