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物会告诉你,古代人们去市场买菜买肉时,如果没有菜篮子,人们就会用很大的树叶或者小片草席、竹帘包裹。时至今日,这些包装被一种叫做“塑料”的材料全面取代。
于人们生活健康而言,这是一种进步吗?
塑料制品分解需要200年以上,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将塑料袋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它倒入海洋,分解需250年,海鸟、鱼类误食会致死,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会造成海上事故;而塑料袋中添加剂具有的生殖毒素,会导致人的性功能下降,影响生育。
5月25日,本报与大连市环保局、共青团大连市委联合向全市人民发起倡议:抵抗白色污染,清除城市“白斑”,得到许多大连市民的积*响应。市民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为净化城市环境尽力。
但是,环保人士对市民业已养成的、对塑料袋依赖的生活习惯表示担忧——把塑料袋剔除出生活在短期内不现实,如何安全、减量地使用是市民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对于塑料袋的危害,大多数市民的认识不甚清楚。关于塑料袋的“安全
〔镜头〕 早餐外套又“薄”又“透”
6月10日,大连市北石道街附近的十字路口交叉处,一个早间农贸集市上,三个大连市民和记者一起,排队购买油条和豆腐脑。
摊主将油条过秤后,从摊位侧面一厚沓小薄塑料袋上扯下一个套上,一根滚烫的油条迅速将塑料袋底部熔穿了一个洞。“这个塑料袋太薄了吧?”听到记者的担心,年轻的女服务员立刻爽快地又扯下一个袋子套在原来的包装外面,“拿回家去没问题。”记者问她这样的塑料袋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得到的回答是“又不吃塑料袋,怕什么?”
包括豆腐脑、油饼在内,该店所有的外卖早点全都用这种塑料袋进行包装。在店里用餐的顾客,使用的塑料盆碗也都用该种塑料袋“垫底”。这样的镜头在卖包子、卖糕点以及麻辣烫的小店很常见。
〔调查〕 塑料袋大多是外地货
在大连市双兴商品城日杂用品批发区域,记者找到20余家塑料袋批发摊点,这些摊位出售的大多以黑色垃圾塑料袋、生活袋为主。
一家业主告诉记者,该摊点的客户基本上有两类:单位后勤保洁部门以及普通商贩。前者以饭店、宾馆等企业为主,购买的主要是大号垃圾袋,后者则是各类小商品零售者。“塑料袋的货源来自营口、熊岳等地。”该业主说,很少从大连本地化工企业进货。
记者综合几家塑料袋批发业主提供的销量数字发现,平均一家业主每天能售出100捆大小塑料袋。业户们将塑料袋分为“大客户用”以及“普通民用”两种。“几乎没有普通市民前来批发塑料袋,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塑料袋。”一家业主说,因此,“普通民用”塑料袋指的就是小型零售摊点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摊位小塑料袋的批发量每天可达300捆。
大号的专用厚料垃圾袋是该塑料袋批发摊位中的“上品”,价格也相对较高。业主说,这种塑料袋“应该是合法使用的产品”。
“普通民用”小袋的价格依照袋的耐用程度而异。同样是一捆100个,白色略厚的袋子每捆3元,彩色的则是2元,还有更薄的袋子价格低至1元,大批量购买价格会更低。
〔难题〕 超市塑料袋市民放心拿
说,还是不说?眼看着又有一名顾客把转轴上还剩小半卷的塑料食品袋全都拿走,大连市一家大型超市的管理人员犹豫再三,没有上前阻止,她不愿意因为这种天天都能见到的“小事”和顾客发生争执,对于店方而言,免费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塑料袋不应该成为“得罪人”的祸头。
“媒体对这种超市塑料袋被‘滥拿’的现象进行过报道,塑料袋流失量略有减少,但仍没有完全杜绝。”该超市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物时,主动索要几个袋子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顾客是按需索取,或是因为担心塑料袋的承载量。
西岗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塑料袋的制作标准,超市完全遵循环保要求,厚度规格均在0.025毫米以上,*厚的袋子达0.04毫米。“平均每个袋子的成本都在0.1元以上。”
对于塑料袋的使用量,几家大型超市均表示这属于商业秘密,无法对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其消耗量要远高于实际售出商品所需要的包装袋量。
一家调查公司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大连市内的几家大型超市日均消耗塑料袋超过40万个,年消耗过亿个。
〔危害〕 薄袋毒袋隐藏致命“祸心”
用塑料袋包装高温食品,有什么危害?大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的透明状、价格低廉的薄膜塑料袋,多为PVC(聚氯乙烯材料,刚炸出来的油条,温度大约有90℃,而这种PVC塑料袋在80℃高温下,就会遇热熔解,所释放出来的物质是有毒有害的。
大连市质监部门也提醒市民,用塑料袋包装熟食、点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好别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原因有二:**,用于塑料袋染色的颜料渗透性和挥发性较强,遇油遇热易渗出;如果是有机染料,其中还会含有芳烃。其次,不少有色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制造的,由于回收塑料中杂质较多,厂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颜料,加以掩盖。
一名超市经营者向记者透露,就其了解到的情况,大多数大型超市提供的塑料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达到可降解的标准,但是目前在一些农贸市场里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各地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有相当数量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回收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加工的,未经消毒处理,就私下将其加工制成食品袋投入市场。
沃尔玛大连店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尝试在包括大连在内的中国几大城市推出“自带袋购物送礼”活动:消费者自带包装袋来店购物,就会得到商家一份小礼物。“活动将会阶段性展开,成本所限,商家无法将其长期性推广,目的主要是向市民推广抵抗白色污染的环保理念。”该负责人表示。
〔误区〕
多数市民不知
“安全标准”
6月12日,大连市中山区二七广场附近,温州商品城后西侧的一条街上,数家水果摊位并立。一名水果摊贩告诉记者,这里小摊位经营者使用的塑料袋都是从“推车的”手中购买的。几乎每天都有专门出售塑料袋的三轮车沿街叫卖塑料袋,成捆出售,价格甚至低于去双兴商品城的批发价格。
自本报“清除城市白斑”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大连市民打来电话,积*要求参加这项净化环境、造福后代的环保活动。大多数市民表示,在绝大多数场所购物都能得到大量的塑料袋,这些袋子拿回家的主要用途是当作垃圾袋。
由于难降解产生的种种危害,大连市政府于2000年在全市禁止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口杯、食盘和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本数的塑料袋,但是这个安全标准却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市民表示,从来没有询问过手中的袋子合不合乎环保要求,更不清楚“0.025毫米”这个数字和塑料袋有什么关系。“和农药残留、添加剂致癌等食品安全话题相比,塑料袋只是个包装,基本不会联想到有毒之类的话题。”
市环卫部门说,雨季不少路面发生积水,原因并非是城市排水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不少市民随意乱扔装食物的小塑料袋作乱。“尤其是路边摊贩集中的地方,为了显示‘卫生’,摊贩会用小塑料袋包装食物或食物容器。”一位环卫部门负责人说,一些市民吃完食物之后,摊主大多随手将残羹倒在路边,塑料袋随垃圾一起,被雨水冲到排水孔旁,缩小排水孔面积,甚至完全堵塞排水孔导致排水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