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
我国奶业专家日前对一些消费者不了解的乳品名称作了解释,不过奶业专家同时表示,为了避免消费者的糊涂消费,我国行业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对产品命名的不完善性和不规范性实施整顿,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更好的认识牛奶和科学选择奶制品的依据及帮助。
对于乳酸饮料究竟算不算牛奶的问题,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日前表示,乳酸饮料不是“奶”。
据王丁棉介绍,对液态奶产品的分类,按国际惯例是以奶制品的含乳成分多少来确定和分类的。只有含乳量为100%的奶产品,才能称为“全乳”或“纯牛奶”,例如100%含乳量的巴氏杀菌奶、灭菌乳、酸牛奶等这一类的产品。就目前我国的奶产品分类来说,只要乳制品中的含乳量达到80%以上,也可以将这些产品归类为奶产品,例如调味奶(又称为花色奶)、HD钙奶等。而乳酸饮料或乳酸菌饮料产品,它们的含乳量通常不会高于40%。故这一类的产品不能将它归类为牛奶,只能叫做含乳饮料。
王丁棉称,在含乳饮料中,关于乳酸菌饮料与乳酸饮料,目前在国外是有其严格的区分的。乳酸菌饮料,是指含以鲜奶或乳制品(奶粉复原乳)为原料,经发酵,添加水和增稠剂等添加物,经某种加工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乳酸饮料,则是以鲜奶或乳制品(如奶粉复原乳)为原料,加入水、糖液、酸味剂(柠檬酸、腊酸、苹果酸、工业乳酸等调酸剂)进行工业化生产调制而成的制品。两者*大的不同点是加工工艺上的不同。乳酸菌饮料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生产的;而乳酸饮料则是通过添加酸味剂调配出来的。因此,它们所含有的营养性或活性物质也不尽相同,风味、口感也不一样。
酸牛奶属于“奶”类产品
酸牛奶是奶制品的一种。它是以新鲜牛奶或复原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制品。酸牛奶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酸牛奶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和具有美容、助消化、保护肠道、降低血压、解便秘等多种保健功能。而这些特点与功能,是其它的乳酸饮料、含乳饮料产品难以具备的。
据王丁棉介绍,酸牛奶与含乳饮料*大的区别是在于它是归类为牛奶产品,它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要求高于2.3%以上,它的综合营养指数远远高于乳酸饮料和含乳饮料。按不同的加工工艺或不同的发酵方法,酸牛奶可以分为凝固型、搅拌型、发酵型、调制型酸牛奶。
乳酸饮料和含乳饮料虽不够资格上升为“奶”,但它们毕竟含有一定比例的牛奶成分。从牛奶消费的角度上讲,消费者在消费这种饮料的同时,也随之将一部分的牛奶一并被消费掉,这也就是说,为牛奶消费多开通了一条渠道。
乳品生产多元化发展
据市场调查,近二﹑三年来,我国的酸牛奶和乳酸饮料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仅粗略估计,2005年的发展增长指数都不会低于20%和30%。业内专家就此曾预言,今后几年上述的产品比巴氏奶和UHT奶的增长速度还要快,并有可能成为奶制品中*大的销售亮点和增长点。
有许多的乳品加工企业对酸牛奶和乳酸菌饮料的市场前景都非常看好。已有信息表明,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这些**阵营的**企业已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人力投放到大规模生产该类产品的项目上,并已立意把这类产品列入或视为抢占奶品市场份额的主打产品。
王丁棉认为,从丰富我国奶品市场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的角度上讲,我国的乳制品品种应走多元化的道路。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角度上说,多生产一些和多消费一些酸牛奶和乳酸菌奶制品,也符合人们的时尚消费需求。消费者在选购奶制品之前,**要弄清产品的属性。在选购时,不要忘记仔细查看清楚产品配制表中该产品的营养指数标示。
让消费者不再糊涂
对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由于对牛奶知识的缺乏或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他们对各种牛奶产品的属性或加工工艺等了解或知道得并不多。加之消费者在饮用酸牛奶、乳酸饮料、乳酸菌饮科、含乳饮料等这些产品时,都是从口感上感觉,故此很容易发生混淆并误认为它们都是同一类型的产品。
王丁棉认为,消费者搞不清奶制品属性和分类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自身缺乏对牛奶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与乳品生产企业不规范的产品命名相关。关于对产品命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对乳和乳制品及产品分类专业术语或定义上的明确的权威的统一的表述和解释。生产企业也就利用这一不完善性随意地自行地给奶制品命名,例如特浓奶、特仑苏奶、高钙奶、果味奶、睡前奶等等。甚至有一些产品的分类,其名称只有一字之差,例如乳酸饮料和乳酸菌饮料,对这两种产品,起码有近70%的消费者发生混淆或根本无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