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高钙早餐麦片”,包装上标明每百克的钙含量为50毫克,而一盒“高钙奶酪”的每百克钙含量为1143毫克;一种“高营养”鱼肉罐头,标称每百克蛋白质含量为7克,而另一种普通饼干的蛋白质含量就达6克。“高钙”究竟多高才算高?“高营养”又究竟高在何处?面对标准不一、概念混乱的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逐步提升,老百姓对食品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等指标也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许多消费者都发现,如今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虽说大部分都有“营养标志”,但细看其内容、数据,却令人一头雾水。同属“高钙”食品,每百克的钙含量竟相差20多倍;号称“高营养”的鱼罐头,蛋白质含量仅与普通饼干相当;以“补锌”、“补铁”为卖点的中老年食品,包装上却不明确标注微量元素的具体含量。食品营养标志,实际上应该起到向消费者传递营养信息说明的作用,进而指导或帮助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成分、类型进行判断,*终作为购买的参考。但时下一些概念混乱、标准不一的“营养标识”,不但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帮助,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误导。记者在超市中随机采访的多位消费者认为,把营养成分标注出来,应该是件好事,但对于目前大多数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志,很多消费者都表示“看不懂”,这其中主要包括“营养成分项目各不相同,不易比较”、“缺乏明确标准,看了标志也无法判断营养含量是高是低”或“只有‘高、低’字样,没有具体数值”等几种情形。
据业内人士介绍,规范食品营养标志,不仅有利于帮助消费者选购食品、明白消费。更是全民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能够明确了解食物中热量、脂肪、蛋白质、胆固醇、碳水化合物以及钠、钾等重要成分的含量并按照自身体质、生理条件进行选择,将对降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起到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