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一篇名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全民热议。文中所说的“智能马桶盖”也成了热门产品。日前,质检总局联合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对智能坐便器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45批次智能坐便器产品中有1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合格率为60%。
据介绍,智能坐便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但该项专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被日本企业获得,随后以东陶、松下和伊奈等为首的日本企业不断完善该项技术,逐步形成了集温水冲洗、坐圈加热、暖风烘干及杀菌除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产品,9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从产量看,2014年我国智能坐便器年产量约为200万套,其中内销约为90万套,其余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区。从企业分布看,我国智能坐便器及相关智能配件生产企业约有8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约20家)、广东(约35家)、上海(约5家)、福建(约5家)四大智能卫浴产地。
从发展模式看,智能坐便器生产企业可分为3类,一是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如东陶、松下等;二是国内电子企业自产自销,如三花良治、浙江维卫、九牧厨卫、星星便洁宝等;三是陶瓷生产企业与电子便盖企业联合研发生产(个别企业独立生产),以配套出售为主。从市场普及率看,我国智能坐便器的普及率不到1%,而日本普及率超过90%,韩国普及率接近60%。
李业成工程师告诉记者,在本次抽检的不合格产品中,有17批次产品的坐圈材料耐热耐燃试验不合格,6批次产品的水箱安全水位不合格,4批次产品的安全水位技术要求不合格。
李业成说,智能坐便器是水电高度结合的产品,一旦器具渗水漏水或受潮,很容易导致短路,再加之国内智能坐便器的使用环境大多是没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因此如果防水防潮不到位,产品就很容易因为渗漏水、受潮、积尘而短路,严重的可能会引发起火。耐热和耐燃项目主要是考察坐垫材料的耐燃性能。该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为了产品美观,避免影响产品成型后的外观颜色,在坐圈生产过程中未添加阻燃剂或添加阻燃剂不够量,存在燃烧、起火危险。另外,智能坐便器是由相当多的电子配件组成,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具备配件生产能力,通常是采购配件进行组装。一旦企业对所采购配件的质量监管不严,就会导致成品质量不合格。
安全水位技术要求及水箱安全水位不合格,是指水箱配件在水箱内安装好后的有效工作水位(WL)、溢流水位(OL)、临界水位(CL)、盈溢水位(SL)、非密封口*低水位(NL)这5个水位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使用安全水位不合格的产品,一旦供水管道由于停水、压力下降而产生真空时,坐便器水箱中的水就可通过进水阀进水口反向吸入供水管道。由于我国国内的饮用水网与洁具用水网属于同一个水网,交叉污染的危害可想而知。
除了以上3个项目之外,在日前江苏等地开展的智能马桶盖监督抽查中,暖风温度项目也是不合格的“重灾区”。据李业成介绍,暖风温度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烫伤人体敏感部位,尤其对于儿童、老人、服用药物、饮酒过度、过度疲劳等身体感知能力较弱的人群,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一不合格的原因一是企业没有在暖风模块设置合理的温控元件;二是暖风模块的温控元件因老化或者受潮而故障或者失效,导致暖风温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李业成告诉记者,智能坐便器是水电一体化的产品,产品功能通过一系列电子元件控制完成,使用过程用电安全至关重要。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应要求商家进行通电通水试验各个功能是否正常,功能控制是否灵敏稳定,同时用手感受坐圈温度、水温、风温是否正常。
使用提示
● 智能坐便器尽量安装在远离淋浴区间的位置;淋浴过程禁止用水喷淋智能盖板。
● 产品旁边切勿放置暖炉或点燃的香烟,烟头等燃烧物体不能丢进坐便器。
● 长时间坐于坐圈上时,应把坐圈温度调节到低挡,防止低温烫伤;儿童、老人、病人、残疾人、服用药物、醉酒、过度疲劳等人群应将坐圈温度调节在低挡。
● 冬天长时间不使用的产品,应将水箱的水排放干净,防止结冰爆裂,破坏产品电气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