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土跨国公司的持续成长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跨国公司*重要的特征就是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具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当前,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投资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出现许多新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在何方? 晋平新观察——赵晋平 更多本土跨国公司的持续成长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跨国公司*重要的特征就是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具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当前,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投资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出现许多新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在何方?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企业国际化仍有差距 利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5个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印尼、巴西、韩国、俄罗斯、南非、墨西哥、越南等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数据做一些简单分析和比较。 **,如果用出口相对于GDP的比例来反映市场配置的国际化水平,根据2017年数据计算,中国达到了18.5%,高于印度、印尼、巴西、日本、英国、美国等,也高于5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低于全球平均和9个新兴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在相对比较优势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作用下,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配置能力,但是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上看,中国的进口相对于GDP比例和其他的一些国家相比略显落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里既有企业外部配置材料、零部件、资源能力不够的原因,也有国内市场开放有限的问题。这两年中国正在加大进口促进的力度,未来会有明显的提升。11月10日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收获巨额交易成果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从资本输出的市场配置角度看,按照对外投资相对GDP的比例计算,2017年中国仅为1%;略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0.9%的水平;但显著低于发达国家2.2%和全球平均1.8%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外投资方式选择上,中国企业在并购投资方面取得了较多成就。这说明在资金筹措、目标市场的确立方面具备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但是还面临来自许多国家的竞争;投资市场的配置能力有待于提升。从2017年并购投资性对于GDP比重来看,中国比全球平均水平还要低一些。 第四,以引进外资相对于GDP的比例来评价国内投资要素国际化配置能力,2017年中国仅仅达到1.1%,在所有14个国家中居偏后位置,并且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这说明我们资本要素配置的国际化水平并不**,还低于许多国家。 中美经贸摩擦带来新挑战 今年以来,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贸易战实际上表现为“两个全面”典型特征:一是在重要商品领域对所有对美拥有贸易顺差的经济体采取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等美国盟友;二是对中国的狙击是全面的,不仅涉及贸易,还涉及到投资、技术合作等方面。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表面上讲的是所谓对华贸易逆差使美国吃亏、美国工人利益受损和所谓中国强制要求技术转让等缺乏事实依据的理由。实际上,美国决策层把中美之间的摩擦政治化的倾向日趋明显,其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误判和战略焦虑。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称霸,也无意干涉别国内政,但是美国一些政客认为中国要成为强国本身的内涵就是要领导世界。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另外,他们还认为中国的发展是挑战“美国**”,是对美国利益的一个重大威胁。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包括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这种战略焦虑必然会不断加强,美国即使现在没有挑起经贸摩擦,在今后若干年内同样可能以某种方式下手。结合上述分析,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企业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关于中企对美投资的安全审查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是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大的受害方之一,特朗普主导通过的外资安全审查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审查范围,提高了审查标准,延长了审查时间,其中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甚至可能波及和中企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国家企业。这将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之间的技术、人员交流合作也面临来自美国政府的种种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遏制,不仅限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甚至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行动中也有所显现。这种试图通过规则重构主导全球贸易投资发展进程的做法,从目前美欧日频频联手,加快彼此之间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共同制定WTO改革方案等新动向中可见一斑。 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拖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再度失速的风险,中国经济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近一段时间,虽然从贸易和实体经济角度来看影响尚未明显显现,但企业对寒意已经有所感受。预计在未来2到3年,中国进出口、工业增速下行压力将上升。而在金融市场,有可能加大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这些外部环境和国内市场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不确定性。 新一轮改革开放创造重大利好 国内正在做的四件事对企业国际化将产生重要利好。 **件事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近关于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府放管服改革和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建设自贸港、扩大服务业投资准入开放、降低进口关税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密集推出,改革开放进入了高潮迭起的新阶段,并将长期持续。这将对提升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夯实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基础和政策环境产生长期深远影响。 第二件事是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目前,减税降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关键领域、关键产品技术创新等政策实施的力度显著加大,也将成为今后中国投资环境建设的新常态。这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创新创业,为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市场竞争适应能力和技术支撑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件事是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中美经贸摩擦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和长期意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符合更加包容、开放、平衡、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建设实践,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广阔市场空间、良好外部环境、有力政策支持与安全保障,也会成为中国企业逐步积累国际化经验、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机会。 第四件事是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在目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坚持捍卫和支持多边机制的原则立场,在推动WTO改革进程中发挥积*作用;正在和相关国家合作着力加快RCEP、中日韩和各种双边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并表明了希望与美国重启双边投资协定和启动自贸协定谈判的积*意向。这些扩大开放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实际行动,将为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网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随着这些努力不断取得进展,由于跨境壁垒取消、成本降低、商业活动便利、权益得到保障,中国企业也将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巨大收益。 企业要抢抓海外投资新机遇 “走出去”投资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今年上半年全球直接投资下降41%,全球并购投资减少11.5%。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影响也在逐渐显现。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呢? 根据2018年上半年路透国际并购投资统计,从国别(和地区不同)来看,丹麦、阿联酋、意大利、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实现了并购投资流入大幅度增长,其中一些经济体过去并不被认为是吸引外国投资热点地区。除此之外,英国、智利、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比利时等国家对跨境并购投资的吸引力也表现不俗。这为当前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投资目的地提供了参考依据。 从行业看,在今年上半年整体下降的大势下,全球制造业并购投资仅下降4%,投资比重实际上升,这一特点已经持续了多年。这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利好因素。从今年上半年全球表现来看,在制造业领域,运输机械、精细化工、橡胶塑料、电气机械等行业并购投资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在服务业领域,广告、电影、广播电视、修理服务、投资公司、教育、金融保险、零售批发、软件、船舶运输、房地产租赁等行业投资十分活跃。中国企业增加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当然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布局,会面临很多风险,企业通过抱团出海的方式来形成互助互济合作关系,应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包括选择入驻中国企业开发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这有利于提升投资成功的几率。另外,对外投资中一定要避免恶性竞争,中介组织在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加强中资企业凝聚力方面有独特优势,海外的中资企业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应当更多发挥积*作用。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任重而道远。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保持信心,做好长期谋划,还要夯实国际化人才基础,扎实稳步推进商业活动。例如,华为在*初进入南非时,曾长达7年一个订单都没有,逆境之下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南非市场*有竞争优势的中资企业之一。这一成功和企业的本土化策略有很大关系,华为充分吸收当地各类人才和员工,解决千余人的就业,从而得到了南非政府政策鼓励和社会广泛认同。(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