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茧丝绸产业调查:小蚕丝何以被爱马仕看中?

百检网 2021-12-07
牋 新年伊始,国际茧丝绸行情仍未走出低谷。江苏海安县的蚕丝,却被国际品牌爱马仕看中用作丝巾原料。

  加快技术创新,把“小蚕茧”做成“大产业”,成为江苏海安的生动实践。这一行业为当地创造了逾百亿元产值,带动近28万人就业增收,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茧丝绸相关产业。

  一吨生丝可多卖3万元 产品供向爱马仕

  “哪有什么奥秘可言?只是把全产业链条的质量牢牢抓在手中,着力优化产品供给,国际**客户自然就找上门来了。”鑫缘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储呈平说。

  鑫缘茧丝绸集团是江苏海安县农业龙头企业。在国际国内行情低迷的背景下,该集团却逆势上扬,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逾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集团制订出涉及10方面300多项流程标准,生产同样一吨生丝能比其他企业多卖出3万元,意大利、法国的高端品牌纷纷前来寻求合作。

  为打破日本和欧美国家对我国天然彩色茧丝技术封锁,鑫缘集团蓄势研发十多载,终于“改写”了家蚕基因,让蚕宝宝吐出彩色蚕丝,进而开发天然彩色蚕丝产品,*大提升了供给质量和国际市场话语权。

  “凭借过硬的质量,我们与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丝绸生产商、贸易商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集团在高端丝绸产品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上游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爱马仕等奢侈品牌常年采用我们供应的原料。”储呈平说。

  “蚕桑全产业链条都是宝,‘吃干榨尽’才能产生*大效益。”在海安县蚕种厂循环经济示范区,厂长刘慧斌绘声绘色地说,桑葚、蚕沙和桑叶中提取的色素可用作天然染料,桑树枝条可栽培具有抗癌活性的桑黄,蚕蛹酿酒、茶桑制茶、蚕沙作枕、丝胶制蚕丝面膜……

  蚕丝织就万家富 “丝路”走出小康路

  “我是这里的拆迁户,养了一辈子蚕。过去养蚕只图个温饱,现在不一样了,鑫缘集团技术人员几乎每天都来指导,养蚕效益大大提高了。”海安县养蚕大户徐兆祥说,去年仅中秋蚕,他家就卖了4万多元。

  在徐兆祥家的大棚里,由鑫缘集团支持建成的标准化大棚环境整洁、温度可控,小蚕、大蚕分开养殖,还配备了电动切桑机,和传统的家庭养蚕相比,可谓“鸟枪换炮”。

  栽桑育蚕、养鱼喂鸭,套种蔬菜药材、游客观光休闲,田园风光沁人心脾。记者在周中银、成涛父子去年成立的海安周成农场看到,现代种养加一体蚕桑农业发展呈现出一派美妙图景。在鑫缘集团技术员的指导下,周成农场建成没多久就迎来了秋蚕大丰收,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海安素有“中国湖桑之乡”“茧丝绸之乡”等美誉,蚕桑生产居江苏首位,纺织产业年产值逾370亿元,占该县工业销售收入三分之一强。全县共有桑园近9万亩,蚕农11万户,去年茧丝绸产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带动25万农民增收和3万多名产业工人就业。

  如今,海安生产的高档面料、天然彩丝服饰等茧丝绸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聪明的海安人把“丝路”越走越宽。

  政府到位不越位 农企结成命运共同体

  海安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来之不易,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规划引导支持密不可分。

  从成立专门的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机构,将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培育工作纳入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到划拨财政资金支持蚕桑行业内企业主持或参与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再到以政府服务驱动***龙头企业鑫缘集团大力推广“集团+科研院所+基地+农场农户”发展模式……一系列举措精准有效。

  “政府部门做产业培育责任人,既迈开腿,也管住手,同时处理好到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守位不越位的关系。”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坦言,产业发展和当地干部群众勇扛旗、敢担当、争创**业绩的工作精神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发展,单家独户的栽桑养蚕模式逐渐失去优势,机械化、规模化是大势所趋。鑫缘集团构建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鑫缘茧丝绸产业园为载体,一产往后延、二三产连两头的运营模式,通过推动“建场(蚕业农场)、组社(蚕业合作社)、联农(联结分散蚕农)”,有效破解“单家独户老百姓难以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难题。

  “延伸茧丝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场企是利益共同体,蚕农和企业更是命运共同体。”储呈平说。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