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企业家协会,根据企业呼声,在郑州召开“河南纺织企业融资专题座谈会”。来自全省33家重点纺织企业代表及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信委、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工经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50多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河南纺织协会常务会长袁建龙主持会议。
会上,河南纺织协会执行会长杨润凯表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产业,在带动就业、拉动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是纺织大省,规模以上企业152 0173 3840家,从业人员近百万,2016年生产纱673万吨、布26亿米,纱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22.7亿元,实现利税406.36亿元、利润309.8亿元,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近年来企业却出现了融资危机。虽然,国家一再强调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防止对一些信誉好、有市场的企业抽贷、压贷,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其实际情况截然相反。
随后,河南纺织协会会长、许昌裕丰纺织集团董事长宋松继,河南纺织企业家协会会长、永安纺织集团董事长张全法,尉氏纺织公司董事长李化民、通泰纺织公司董事长李阳光、万利源棉业公司董事长轩敏义等先后发言。他们认为,企业融资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压贷、抽贷。所谓“抽贷”是指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行为,突出表现在企业按时还贷后,银行却未按约定继续放贷或擅自减小贷款规模。“压贷”是指银行故意拖延放贷时间的行为,通常会拖延2至3个月。纺织工业是民生产业,吸纳社会就业多,利润纸薄,银行不愿给贷款。当你企业有信誉时,银行说你没资产;在你有资产时,银行说你没规模;一旦有了规模,又没了资金。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本来就经营困难,在企业危难之急银行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实施“压贷、抽贷”,更加剧了企业风险。如2016年商丘某县农行,一次性对某企业实行“还旧借新”的2500万元流资全部停贷,致使企业几乎停产。银行这样“抽贷”已先后造成河南4家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破产倒闭,不仅形成大量不良贷款,而且致使近万名职工下岗失业。
二是变相抽贷、压贷。有的银行虽没明确抽贷、压贷,而实际是通过下调抵押物的抵押率变相抽贷、压贷。如中行今年将房产的抵押率由65%降为50%。这样,对本来抵押物就不太充足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更是难于上青天。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一刀切的停贷、抽贷、压贷必然带来连锁反应,引发企业整体经营恐慌和资金困难,从而影响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无还本续贷执行难。虽然,国家政策允许企业贷款到期无本续贷(借新还旧),但基层行却硬逼企业借高利贷用以倒贷。因银行不执行借新还旧政策,而是采取“先抽后贷”,又带来三个问题:
**,高息过桥融资,加重企业负担。企业为了弥补因还贷出现的资金缺口,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不得不求助于各类过桥资金。而过桥资金利率低则年息30%,高则50%甚至****,企业不堪负重。如一企业因归还银行贷款,向信用社借入600万元,当日借,次日还,支付利息4.2万元,日息万分之三十五,相当于延迟纳税款等行政罚款滞纳金的7倍。
其次,导致企业流资不足,甚至资金链断裂。由于贷款用于定额流动资金,抽贷则意味着企业*低需要的流资出现缺口,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还贷容易续贷难,还贷和续贷的时间差过大,造成企业持续资金“断档”",甚至资金链断裂。如中行基层行的续贷手续要3个月左右才能批复。一台商坦言:“在中国大陆向银行贷款,*痛苦的事不是高利率,而是‘还旧才能借新’。不像在台湾,银行可以直接以续约的方式,免除要跑真实资金流的麻烦。”
再其次,资金严重“脱实向虚”,浪费大量社会资源。所有贷款企业都要借钱还贷,过桥资金需求激增,利率大幅攀升。于是,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过桥资金领域,造成新的风险。
四是利率上浮过高。虽然,国家规定银行基准利率为4.35%,但现在大部分银行却以各种名目大幅上浮。如一企业以存货质押在信用社贷款2000万元,银行利率已达10.44%,再加上监管公司的监管费24万元,折合利率高达11.64%。另外,一企业在中原银行还旧借新600万元,银行利率8.7%,支付600万元过桥资金利息4.2万元、政府下的担保公司担保费14万元、资产评估费2万元。该笔贷款实际折合年利率高达12.07%。
为此,33名骨干纺织企业家当场联名签字盖章,上书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呼吁抓紧解决这一事关企业生存的融资危机,集中提出3点建议:一是银行对企业放贷的利息,不得超规定上浮。二是银行对企业放了的贷款,不能再让企业办承兑,再行揽储。三是对经营良好,不欠银行利息的企业,银行不得抽贷、压贷或变相抽贷、压贷。(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