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装置开工率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
春节期间,PTA装置开工率保持在81%。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因多省发布延期开工消息未能及时恢复。2月3日起,部分PTA装置陆续检修,如江阴汉邦一套产能60万吨/年的装置2月3日停车,亚东石化产能75万吨/年的装置2月3—5日检修,仪征石化产能35万吨/年的装置2月5日开始检修。同时,部分PTA装置减负运行,如福海创产能450万吨/年的装置降负荷至六成,蓬威石化产能90万吨/年的装置降负荷至七成。10天时间,国内PTA装置开工率快速下降至75.67%。
2月中旬,开工率降幅放慢,装置检修和负荷提升并见。如福海创产能450万吨/年的装置负荷提升至八成,江阴汉邦一套产能220万吨/年的装置停车,计划检修一周。国内PTA装置开工率缓慢下降至74.66%。
2月下旬,前期检修装置陆续重启,降负荷的装置也恢复生产。如福海创产能450万吨/年和恒力石化产能250万吨/年的装置负荷都提升至九成,四川晟达产能100万吨/年的装置于去年12月29日停车检修,今年2月28日重启。
截至昨日,PTA装置开工率回升至80.64%。3月,PTA装置检修计划相对较少,预计开工率维持小幅回升趋势。
新订单取消导致终端需求难有效改善
聚酯行业传统检修季通常在春节前后。去年12月下旬开始,聚酯装置纷纷减产甚至停车检修。春节之前,已有1049万吨/年的聚酯产能处于检修状态。假期之后,聚酯工厂本应逐步恢复生产,但受疫情影响,企业开工延迟,加之物流不畅,部分厂家降低开工负荷,聚酯装置开工率处于下滑状态。春节后,又有600多万吨/年的聚酯产能减产或停车。2月中旬,聚酯装置开工率降至65%,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目前,涤纶长丝装置开工率为66.06%,涤纶短纤装置开工率为56.21%,瓶级PET装置开工率为59.9%,纤维级PET装置开工率为65.71%。整体上,聚酯装置开工率维持在65%的水平,与之前相比,变动不大。
具体来看,涤纶长丝方面,2月底重启产能210万吨/年,新增装置产能25万吨/年。其中,7套涤纶长丝装置相继重启,但目前开工率较低。涤纶短纤方面,宁波大发、泉迪涤短的装置恢复开工。后期,福建山力、江南高纤也计划复工。聚酯PET方面,受古纤道停工影响,纤维级PET装置开工率大幅下降,但多套聚酯装置预计重启;虽然交通运输逐步恢复,但瓶片厂家高库存压力仍未缓解,瓶级PET装置开工率偏低。
3月以来,全国物流运输好转,下游复工速度加快,多套聚酯装置计划重启。不过,目前,聚酯大盘相对冷清,且下游对后市持谨慎态度,预计聚酯工厂开工负荷很难持续大幅回升。
春节假期延长、各地推迟复工,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织造行业,不得不面临产能下降、成本上升的局面。由于部分地区疫情较为严重,外地员工返厂后将有14天的隔离期,人手短缺也导致工厂开工率较低。终端织造装置多在2月下旬开车,当月平均开工率仅有8%,故PTA终端需求仍处于萎缩状态。
3月初,工厂复工复产,织造行业开工率加速回升,目前已为40%。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聚酯和织造装置开工率将进一步提高。不过,也要看到,在国内疫情发展阶段,不少国外零售商担忧中国的纺织工厂出现延迟交货情况,他们计划把新订单的生产转交给土耳其、越南等地的工厂。对于国内纺织工厂来说,即使已接到的订单如期交付,或者可以开具“不可抗力证明”降低交货违约的损失,也无法估量新订单被取消的影响。此外,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势必影响全球纺织及服装消费,我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收缩。因此,国内疫情结束后,一部分需求也无法弥补。
PTA和聚酯库存目前均处于历史高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底,PTA社会库存为253.6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0.8万吨,增幅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在高库存状态下,部分PTA工厂进行了装置检修和降负生产。然而,下游聚酯行业复工进程缓慢,接货消*,月内PTA仍处于累库阶段。目前,PTA社会库存较节前累计增加104万吨,处于历史高位。
聚酯库存也处于较高水平。分细类来看,仅涤纶短纤工厂库存小幅下降。随着物流的通畅和终端开工率的提高,涤纶短纤工厂出货情况略有好转,部分工厂借助促销手段缓解库存压力,但部分物流不畅的工厂,库存压力仍较大。长丝工厂库存仍维持在高位,主要问题是复工的涤纶长丝工厂增多,但终端拿货积*性依旧不高,加之涤纶长丝工厂促销效果不佳,工厂库存很难脱离上升通道。目前,涤纶长丝工厂库存在20—30天,其中POY库存在18—22天,FDY库存在20—26天,DTY库存在27—34天。3月,下游复工节奏加快,涤纶长丝工厂库存有望进入下降通道。
由于终端织造需求恢复缓慢,PTA库存仍处于累库阶段,聚酯库存虽有下降预期,但回到正常水平,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加工利润不佳限制了后期的价格跌幅
当前,PTA加工费在357元/吨,生产亏损243元/吨。从过往的经验看,若PTA价格向下突破成本线,则工厂会因亏损而收缩产出,进而促使库存下降。然而,不同于以往,今年,在5月集中检修季到来之前,PTA装置大幅降负的概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随着新产能的释放,PTA工厂对利润的敏感度下降,供应显现出韧性。
从产业链一体化角度看,近些年,PTA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提高,装置停车开车更多会考虑一体化装置的盈利情况,一体化装置的产出相对稳定。新凤鸣和桐昆等龙头聚酯企业,都开始向上延伸PTA装置。不同于全部对外销售成品的PTA装置,新凤鸣等的新装置,由于配套生产聚酯产品,就算在熊市,PTA生产陷入亏损,其在PTA上亏损的部分也会由聚酯环节来弥补。因此,新凤鸣等的装置对PTA利润变动并不敏感,供应具有韧性。据统计,配套聚酯项目的PTA一体化装置,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33%上升到2020年的39%。目前,聚酯生产盈利已经好转,切片利润在439.4元/吨,瓶片利润在439.4元/吨,涤纶长丝利润在664.4元/吨,涤纶短纤利润在439.4元/吨。
从行业角度看,经过近些年的熊市洗礼,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PTA行业抗压能力较强。其一,加工费较高的老旧装置逐渐被淘汰,再加上技术改造,PTA加工费不断降低,加工费在500元/吨以下的PTA产能已经占88%。目前,加工费在350元/吨附近,PTA行业依然能承受。其二,PTA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龙头企业不会轻易停车。恒力、逸盛等PTA新装置陆续投产,PTA龙头企业拥有市场规模、生产成本和资金实力的优势,就算在熊市中亏损,也尽可能保持正常生产,以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拓展自身的销售渠道。
海外疫情阴影笼罩上游原油PX市场
短期内,原油市场焦点集中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情况以及各国出台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阻止传播并降低对经济的冲击。利用修正的SEIR模型预测,全球(除中国)范围内,有望在3月18日迎来拐点,即新增人数开始下降,峰值出现在3月19日。预计原油市场在此时间段运行方向偏空,如出现政府干预,或者各国央行联合干预,则会阶段性反弹。
上周,美国原油产量依然维持历史高位,为152 0173 3840万桶/日;活跃钻机数为679台,环比增加1台;净进口量环比下滑,至256万桶/日,属于偏低水平。EIA的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净进口量继续回落,但原油库存录得少量增加,表明美国原油需求仍处于季节性回落周期。虽然同期美国燃油库存录得下降,但部分是受炼厂开工率及原油加工量下滑影响。
2月,OPEC原油产量较1月减少51万桶/日,至2784万桶/日,为10年来的*低水平。OPEC产量下降主要受利比亚动乱的影响。OPEC将于3月5日和6日在维也纳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进一步减产问题。OPEC必须在去年12月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减产100万桶/日以上,且时间延长至年底才能平衡市场供需。OPEC2月的减产执行率为128%,1月为133%。因此,3月的实际产量比OPEC会议上的表态更为关键。
短期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很难摆脱美股等金融
再分析PTA的直接上游PX。去年以前,我国PX供应以进口为主,原油价格上涨很顺利就能通过PX传导至PTA。但以去年为分界,我国PX新增产能凭借国家“十三五”政策东风,开启集中投放模式。去年,国内PX有效产量同比增长高达43.46%。今年,PX行业将延续高速发展趋势,国内自给能力大幅提升。七大炼化基地项目的陆续上马,展现出产业链全覆盖发展模式的强大优势,我国PX供应将实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一季度和三季度为PX新装置投放高峰,尤其是在浙江石化一期产能400万吨/年的装置投产的利空环境下,如果原油价格上涨,那么成本增加的问题将部分由PX内部消化,余下部分再传导至PTA。可以说,海外疫情阴影笼罩原油及PX市场,PTA成本端承压。
待PTA工厂修复亏损再择机逢高做空
疫情在海外蔓延,恐慌性情绪导致原油价格创出年内新低。成本崩塌,PTA价格被动跟跌。PTA生产亏损,但工厂主动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对下游需求恢复的信心提升。不过,国外疫情仍在蔓延,完全控制还需一段时间,疫情阴影笼罩在原油及PX市场,PTA间接承压。
此外,目前,PTA库存处于高位,加之年内部分新装置计划投产,在集中检修季到来前,PTA供应很难明显下降,总体保持充足。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恢复情况需进一步观察。可以说,PTA库存的下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疫情导致PTA短期成本崩塌,PTA主力合约5月之前走势较弱,预计运行区间在4200—4500元/吨。操作上,建议在PTA工厂修复亏损后,择机逢高做空。同时,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包括全球央行救市及OPEC减产超预期可能提振原油市场、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下游需求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