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体纱是先由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混纺成纱线,然后将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处理,此时,收缩率高的纤维产生较大收缩,位于纱的中心,而混在一起的低收缩纤维,由于收缩小,而被挤压在纱线的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得到蓬松、丰满、富有弹性的膨体纱。膨体纱织制的胚布一般经染色、起绒(单面或双面)等后整理,对布料要求手感柔软、蓬松、富有弹性及染色均匀等。因此,膨体纱的膨体度、原料的规格、混合均匀度等是其主要性能指标。
膨体度是原纱经湿热处理后的膨胀程度,它是决定布料的蓬松度、柔软度及弹性的主要因素,一般要求纱的膨体度在22%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一般用纱的缩率大小作为检验膨体度的实测指标,一般在18%~19.5%之间。关于缩率的测量应注意以下问题:⑴原纱测量长度前应预加20g的张力;⑵将测量好的原料在蒸汽中蒸5分钟;⑶收缩后的膨体纱也要加20g的张力后再测量长度。膨体度太大将导致坯布紧密、蓬松柔软度差、无弹性;膨体度太小将导致坯布松懈、毛绒感差等。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原因,混料不匀将导致匹布染色不匀,并且还影响到膨体性能。膨体纱生产的特点就是多种原料混合纺纱,纺纱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多种原料的充分混合。另外羊毛纤维一般80mm以上,*长的达152 0173 3840mm以上,如何使之适应棉纺设备的工艺技术性能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传统棉纺技术,实现多种原料成份的混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在棉台上开始混。*终混合效果较好,但是*终产品各种原料成份的混纺比不太准确;
(2)在并条上进行混合。这虽能保持混纺比准确,但不易混合均匀,并且有些纤维单独成条时,因静电较大,在梳棉工序的生产是相当困难的。可见传统的棉纺技术从工艺上讲难以满足膨体纱的生产技术要求。为了在棉纺设备上纺出优质的膨体纱,在开清棉工序之前增设原料预处理工序。该工序的目的就是将毛球剪切制得一定长度(51mm)的羊毛纤维,并将多种原料在此按设计配比进行初步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喷洒油剂,然后将初步混合的原料打包,待平衡回潮后再上棉台进行正式生产。毛球→剪切机→风机→小混料仓→一定长度的羊毛纤维(其他纤维)→棉帘开混棉机→风机→大混料仓→混合原料→打包。
梳棉工序的改造主要包括:锡林、盖板针布、刺辊针布和给棉板。针布都要换成适纺化纤的专用针布或两用针布,给棉板要换成适纺中长纤维的双弯曲工作面型的。膨体纱本身是短纤纱或长丝纱,但比原纱具有较大的表现体积,膨松而柔软。它包括下列三种:
1)膨体纱 腈纱纤维热塑性,在加热情况下抽伸,则产生较大的伸长,然后冷却固定便形成高收缩纤维。这种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制成短纤纱,经过气蒸加工后,其中高收缩纤维产生纵向皱缩而聚集于纱芯,普通纤维则形成卷曲或环圈而鼓起,使纱结构变得膨松,表现体积增大,此即膨体纱。
2)变形纱 即经过变形加工的长丝纱。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一些方法使丝纤维产生永久性的卷曲、环圈和皱曲,因而纤维之间空隙增大,纱体膨松。因此,变形纱具有短纤纱的重要特性-----既保暖又透气。
3)弹力纱 弹力纱具有高度的伸长(3--5倍)和复原能力。当它充分伸张时,如同普通的长丝纱一样;当它充分松弛时,则如同膨体纱一样。绝大多数弹力纱是由热塑性长丝(锦纶)制成,长丝经过假捻和热定型后产生永久性卷曲,但各根之间没有纠缠。用它制成的针织内衣具有紧贴感。
膨体纱的洗涤①膨体纱只能用30%以下的温凉水洗。如果用热水洗,原来的纱线定型会被破坏不再卷曲,很易拉长,织的衣服就会变得又肥又大。
②洗净后忌用手拧绞,应把衣服折平,用压水法将水分压出,以免纱丝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