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棉逼仓,也许**需要界定的是关于逼仓的概念,如果严格意义地以*终空头高价买入现货来交割,或者由于无法交货而被迫违约罚款来定义,那在历史上美棉发生逼仓的次数并不多。但从历史上来看,如果将其定义为临近交割期出现的近月合约短时单边拉升,期现基差以及月间差达到超出正常范围水平,那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却并不少见,近几年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红色代表3月合约逼仓次数,黑色为5月,绿色为7月,可以看出3月和7月合约相对逼仓次数较多,5月较少,此外还可以观察出逼仓和仓单数量之间并非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归纳起来,可以认为3月合约借仓单偏紧的时机进行炒作的概率较高,5月仅有一次,而7月合约的情况往往和仓单数量关系*小,更多的是与当年的期末库存情况相关性更大。
从3月合约情况来看,除了仓单数量本身以外,也许同时也值得留意的是当时美棉基差的情况,以及美棉加工进度,和出口装船进度。
正常情况来看usda每日公布的期现基差均值应维持在-4附近波动,但发生了逼仓的08年、10年、11年和13年,不仅仅是在逼仓行情*后的快速拉升阶段,而是从1月初期,基差就已经开始达到相对偏离正常水平,虽然个人对usda这一数据的可靠性持一定持疑态度,但单从先验性而言,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近期基差均维持相对平稳位置,并没有表现出偏离正常水平的情况。
此外美棉加工进度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性。
今年美棉加工确实偏慢,但从历史行情回顾来看,并不能提供完全的参考价值,只能认为,在同样偏紧的年度,比如09年5月的情况,又或者说比今年同期速度更慢的2010年,偏慢的加工进度确实给仓单流入形成了一定限制,为可能发生的逼仓行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另一个可以提供参考价值的数据是装船进度和仓单数量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来看,确实前期装运量越大,相对速度越快的年份,在3月这一节点上发生逼仓行情的概率更大,但同样没有**对应的关系,而至少从美棉今年出口装运情况来看,排除政府停摆的两周,整体装运进度确实相较于往年偏慢。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方面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的是在从今年3月合约起更改仓单规则后,部分
总而言之,从历史上看,美棉的逼仓往往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美国市场上几家贸易商之间,以及基金和贸易商之间,在对彼此的销售情况和货源组织能力进行衡量之后,认为对方货源组织能力不足以覆盖套保头寸,且一时间难以及时平出该较大的部位,因此借机拉升盘面,逼迫对方砍仓出局或者协议解决。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单从以上可以借助的基本面数据上来看,尚没有看到发动这样行情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