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采购价格指数
12月原料采购价格指数48.83,较11月下降0.75。分析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其一,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200家骨干棉纺企业,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行业景气程度向好,低于50则表示景气程度欠佳。
原料库存指数
12月原料库存指数46.98,较11月下降0.04。进入年底收官,纺企保持正常生产的库存量不变,维持低位、随用随买,年末保证资金充足的流动性,局部继续降低棉花库存,但对优质棉的备货意愿略有上升。除了专用国储棉的纺企,其他纺企都陆续开始用新棉。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棉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环比微降0.1%。其中,原棉库存环比下降0.6%;非棉库存环比增加1.47%。从2018年1月份中上旬来看,棉花价格持稳、下游销售持续走弱,涤纶短纤行情震荡乏力出现,粘胶短纤市场不温不火,纺企原料采购不积*。预计2018年1月原料库存指数略有下降。
生产指数
12月生产指数为50.55,较11月增加0.1。12月迎接圣诞和元旦双节,下游订单稳中有升。市场混纺及弹力品种增多,订织订纺品种数量涨势明显。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70%的棉纺企业设备开台率在80%以上。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纱产量环比增加4.42%,其中,纯棉纱环比增加1.98%,棉混纺纱环比增加9.93%,纯化纤纱环比增加6.93%;布产量环比增加0.44%,其中,纯棉布环比下降0.21%,棉混纺布环比增加4.52%,纯化纤布环比下降5.90%。临近春节放假,纺企多有提前放假打算,预计2018年1月产品生产指数将有所下降。
产品销售指数
12月产品销售指数51.21,较11月减少0.55。12月受下游需求减少,纱类产品出货继续走淡。纱、布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价格持续稳中偏弱。年关将至,现款低价或成主流操作方式。纯棉纱成交价重心继续下移,临近年底积*出货以回笼资金。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纱产品销售量环比增长7.04%,其中,纯棉纱环比增长5.98%,棉混纺纱环比增长6.73%,纯化纤纱环比增长10.12%;布产品销售环比增长2.51%,其中,纯棉布环比增长1.47%,棉混纺布环比增长10.18%,纯化纤布环比下降8.46%。节前部分纺企以收款为主,纱、布类价格弱势延续,预计2018年1月产品销售指数略有下降。
产品库存指数
12月产品库存指数48.53,较11月增加2.08。受年底产品积*出货和资金回笼、账期调整的影响,纱、布库存量有所下降。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2月纱库存环比下降4.99%,其中,纯棉纱环比下降4.29%,棉混纺纱环比增长3.85%,纯化纤纱环比下降15.02%;布库存量环比下降3.18%,纯棉布环比下降3.79%,棉混纺布环比下降0.09,纯化纤布环比下降6.62%。预计2018年1月产品库存有所减少,产品库存指数继续增加。
企业经营指数
12月企业经营指数为49.24,较11月减少0.72。12月市场整体交投走淡,各品种价格弱势下行。由于近期国内外棉价差持续低位,纺企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国产纱竞争优势逐渐显现,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有望得到恢复。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40%纺企认为本年旺季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30%纺企认为持平,30%纺企认为经营情况比去年有所下降。临近春节,部分棉纺织企业限产或提前放假,下游企业存在高库存、低开台的现象,预计2018年1月企业经营指数有所下降。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200家骨干棉纺企业,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行业景气程度向好,低于50则表示景气程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