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依托盛泽镇作为服装纺织产地市场的优势,采用“专业市场+展会活动+互联网”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推介产品。CASTPP中国—东盟纺织服装合作基地不仅有众多的面料供应商,还掌握诸多优质的渠道资源及设计人才资源,可以把渠道价值发挥放大,利用市场及相关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缩减丝绸纺织交易环节与成本,实现品牌厂商与采购商的现货交易。
研讨:中国—东盟纺织服装发展的优势互补
东盟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进出口情况如何?前景是否乐观?其行业生产供求是否能与中国的纺织业产地型市场优势形成互补?此次研讨会上,东盟各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商会协会代表们讲述了其各自国家纺织行业情况和市场需求。
从中可知,如今中国和东盟的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世界经济不稳定,市场疲弱,需求减少。大环境上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对TPP;欧盟处理难民问题及英国脱欧造成的不确定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重创纺织服装行业。且大部分东盟国家依靠美国和欧盟的固打制出口成衣服装,从而享受美国的(GSP)普通化优惠关税制度,如今这些优惠税也可能面临考验。
具体到东盟各国而言:面料和辅料大量依赖进口,中小型企业为主,渠道欠缺资金、生产成本高但技术落后、高素质劳工人力不足成为通病。近年来泰国因工资成本提高造成本国纺织服装企业不断减少;2016年上半年印尼成衣出口尽管较2015年同期有所增长,但电费成本占成衣产品成本3%,生产纺织品所需电费成本占整个产品之23%;2016年老挝出口服装超过3700万件,出口额约1.6亿美金,同比下降5%;2016年越南70%的纺织原辅料依赖进口……这导致许多东盟国家仍无法有效参与全球纺品价值生产链。
与会的东盟采购商代表、中国—东盟经贸产业联盟主席黄汉良发言分析:“面对劳动成本提高,市场微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各国纺织服装同业只有优势互补,建立利益共同体,拥抱‘一带一路’才有出路。”黄汉良表示,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三大市场,仅次于欧盟和美国。近期东盟纺织企业总会(AFTEX) 主导起草的相关文件中也有提及,东盟有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中心,拟通过优势互补,谋共赢格局,以期与中国、印度配合。
那么,中国—东盟纺织服装企业合作的空间在哪里?此次展会以产地型市场的优势把东盟客商“请进来”,中国纺服企业“走出去”是否也能同步?
越南服装纺织协会(VITAS)会长武德江在发言中展望了越南纺织服装业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计划,拟落点生产技术与科研。以技术合作加持其纺织物料、制作流程、辅助性生产、具有典型差异化的新型纺织物料以及相应检测法的改进;以科研合作深耕越南
泰国纺织协会董事会委员THAMonWAN VIRODCHAIYAN则表达了泰国纺织服装业零售商们对产品在设计、质量、快速市场化等方面的追求——总体成本的低支出和灵活性,以及供应链连锁管理。他说,这是泰国纺服行业在需求增长和市场竞争中维持利益的战略关键和发展动力,而此次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研讨和供需对接,他认为有更多的创新性和潜在市场蕴含其中。
柬埔寨中国商会纺织企业协会会长何恩佳称,柬埔寨拟建立面辅料生产基地,以经济特区的模式设立“行业集中的纺织、印染产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供热、供电,减少投资成本,降低运行成本,且免税期长达9年,为上游供应商投资该国纺织服装业创造机遇。
可见,在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中,中国—东盟纺织服装企业“请进来+走出去”的优势互补正在促成同步发展。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贸易促进平台(CASTPP)秘书长王雄昌表示,CASTPP将致力于促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对话与合作,做好纺织业国际贸易政策相关服务,双向引荐优势产品,为双方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