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山东等地不仅棉纱进口品种、品质进行调整,贸易商、中间商的洗牌也在进行,一方面自2015年1月份以来,进口棉纱CIF、CNF以及清关后人民币报价一路下滑,印巴产C21S针织纱从2.72-2.75美元/公斤跌到目前2.10-2.13美元/公 斤,大部分中小贸易商入市即被套,亏损的机率远远高于盈利;另一方面银行对
进 口棉纱贸易企业兼并、重组“正当时”,只剩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套保规避风险并且下游市场相对广阔的进口企业仍在向印巴、中亚(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 曼斯坦、阿塞拜疆等)、越南及南美纱厂订货,但数量已大幅减少,小贸易商和散户几乎被淘汰出局,既没有实力提前订货也无法避免亏损。如青岛港目前只有7-8家规模较大的贸易商,而且不仅操作传统的印巴、越南纱(主要是C21S-C40S针织纱),还做C32-C40乌纱以及OE32S美 国棉纱、紧密纺高支印度、越南棉纱,通过多品种、多渠道、多市场经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绍兴、佛山、常州等地棉纱市场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淘汰重 组,只剩为数不多的几家“占地封王”。一些外商和进口企业认为,棉纱市场完全走了棉花进口的老路,从起步、快跑到繁荣、过剩再到洗牌只用了短短三、四年时 间。
12月13-14日广州、宁波等港口印度C21S、C32S、JC32S的CIF报价分别为2.07-2.10美元/公斤、2.40-2.42美元/公斤、2.63-2.66美元/公斤,越南产C32针织纱报价高于印度纱0.03-0.05美元/公斤,巴基斯坦棉纱受国内棉价上涨(大量进口印度棉)、30%-40%的纺纱产能停产以及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紧缺,棉纱产量和出口量下滑导致棉纱CIF、CNF报价上涨,高于同支数印度棉纱0.02-0.03美元/公斤。一些印度出口商、纱厂表示,虽然在MSP、CCI收储的支撑下印度国内棉价振荡上涨(S-6轧花厂提货价约63.5美分/磅),但因印度卢比对美元持续贬值导致棉花、棉纱以美元出口计价难以止跌;虽然印度政府加大对棉纱等出口退税,但中国、日韩等买家下单时已提前扣除这部分利润,报价反而继续走低,同时由于大量的中国纺织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等投资,50%以上的棉纱返销回国内,印度企业面临的竞争力比较激烈,不降价很难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