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过去,湖北省
一、生产情况
1、面积持续下降,单产增加、总产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湖北省2018年棉花播种面积238.9万亩,与上年304.5万亩减少了65.6万亩,减幅21.5%;皮棉单产为62.37公斤/亩,同比增加2.67公斤/ 亩;皮棉总产量为14.9万吨,同比减少3.3万吨。从湖北近30年的统计数据看,2018年的植棉面积和棉花总产量均为历史*低点,面积从2013年开始连续下降,特别在2014年、2015年呈断崖式减少,由2012年的709万亩下降至现在的238.9万亩,总产量由53.15万吨下降至14.9万吨,缩减幅度之大,减速之快,主要原因一是受棉花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新疆植棉补贴较内地优势明显,从而削弱了内地植棉积*性;二是随着内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问题凸显,内地植棉比较效益下降;三是内地机械化植棉、采收大规模种植条件不够成熟,植棉劳动成本居高,农民不愿植棉。
2、天气有利棉花单产、品质提升
2018年湖北气候较为适宜,有利棉花生长,全年没出现过类似上年度强降暴雨*端天气,除7月份因阶段性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花蕾脱落外,其余天气利于棉花生长,因此,2018年湖北棉花单产高于上年。
棉花品质明显提高。一是自然生长内质好;二是人为管理好。棉花长势好、价格较上年可观,农民采摘、晾晒、交售也比上年规范,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双重因素提高了棉花品质。棉花质量明显好于上年,特别是颜色级好于上年,上年几乎难见正4级棉,2018年出现了强3级棉。全省各地衣分差异较大,*低的衣分仅34%,*高的衣分达42%。
3、植棉收益同比增加,采摘、交售进度同比加快
8月20日左右,湖北省黄冈、新州等地就有少量新棉上市,开秤价约3.2-3.3元/斤,同比提高了0.1-0.2元/斤;和往年相同,农民
收购价、单产同比增加,棉农交售顺畅,9月下旬受期、现价格影响籽棉收购价格虽有所下跌,但对农民交售态度影响不大,截止到10月中旬,湖北全省籽棉采摘基本结束,籽棉交售进度已近90%,高于去年同期。
二、流通情况
1、收购价高开低走,期现价格先扬后抑
2018年,棉花购、销价格震荡运行,受棉花期货价格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呈现高开、上扬、低走态势。在上个棉花年度末市场价格影响下,新棉开秤价高于上年;9月上旬棉花期货价格一度摸顶万七,随之带动现货价格上涨,籽棉收购价由3.1元/斤涨至3.6元/斤,全省籽棉平均收购价为3.25元/斤,同比增加了约0.3元/斤,折皮棉花*高成本突破了15000元/吨,*高销售价格达到15800-16000元/吨,企业可保持一定的合理利润。9月下旬
2、资源锐减导致200型与400型企业优劣逆转
棉花产量持续下降,严重冲击了400型棉花企业的正常经营,原有的规模优势演化成难以控制其成本的短板,相比之下,200型企业小巧、灵活的特点成了适应当前市场的长项,用工少、成本低、快转化,可根据市场行情决定开秤、闭市时间等等让200型企业在市场上更趋生存活力。从2018年湖北棉花收购市场布局看,全省原有400型企业入市不过10多家,收购资源量远不如200型企业,截止到12月底,全省送公检数量3488吨,同比减幅51%,公检数量减少并不能完全反映湖北棉花收购加工量减少,表明了棉花企业相比期货仓单更倾向于现货销售,但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400型企业的经营量在减少,总体看2018年全省400型企业的经营量小于200型企业的经营量。
3、本地经营企业效益好于上年,进疆企业处两难困境
在本省收购加工的棉花企业2018年经营效益普遍好于上年,一是2018年湖北地产棉品质好,某些品质指标不逊于新疆棉,且销售价格相比新疆棉低,受纺织企业青睐,销售顺畅;二是湖北棉花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牌、历练,囤积资源赌市场、赌行情的心态大为扭转,大家遵循“唯快不破”、轻库存原则应对市场变化。各地企业反映,把握准购、销节奏,控制好成本,经营效益普遍好于上年,大部分企业在扣除所有费用外还略有盈余。截止目前,全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地产新棉销售量占加工量的80%以上,部分企业以零库存迎新春。
省内棉花资源减少,湖北有些棉花企业为求生存,远赴新疆拓展经营,通过委托加工、包厂经营或与新疆棉花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开展收购、销售经营,也有少数企业早期入疆布局自己建厂。通过湖北进疆企业近几年经营情况看并非乐观,让这些企业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若退出棉花产业,一是大量的人员需要转岗安置;二是多年行业内积累的客户资源和行业影响力难以割舍;若坚守棉花产业,一是进疆经营人力成本高,二是市场机会难寻,只能维持薄利甚至出现亏损。
目前新疆棉花加工基本完成,湖北在疆收购企业人员陆续返回,按目前的销售价格,新疆棉已临界购销价格倒挂亏损,销售不顺,库存压力偏大。部分进疆企业的棉花库存高企,有的企业库存数量占到加工量的60%-70%。行业预期纺企在年底能有一波集中采购补库的机会出现,以提振市场、推进销售,可市场并没如期表现,随着时间推移,棉花仓储、财务费用将不断增加,如果后期销售价格没有较高幅度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将不断加大。
三、纺织形势
湖北纺织形势与全国形势趋同,整体表现为稳中走弱、产量下降、企业经营效益吃紧。
1、纱产量减少。中国产业信息网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纱产量累计2854.1万吨,同比增长0.6%,其中,湖北纱产量270.34万吨,同比减幅8.29为%。
2、企业经营效益趋紧。7-8月份以前纺织企业订单充足,经营效益较为可观,但后期因中美贸易摩擦给市场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下游长期订单缩减,坯布库存压力增大,纱价开始下滑,企业经营效益较前期有所压缩,行业担忧市场蕴含下降趋势。年底部分企业纱品对外报价虽坚挺,但实际成交优惠幅度加大,C32S均价跌破了24000元/吨大关。
3、招工难与人工智能化交织推进。纺织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工难、招熟工更难的局面仍然存在,纺企采取多种办法化解“用工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有的企业加大了引进智能化设备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
4、棉花原料保持低库存。贸易摩擦、内需平缓、替代原料多元化,还有储备、配额、汇率等棉花产业政策多种因素都增加了后期纺织形势的不确定性。纺企将防范风险置于企业经营首位,“按单生产、依单采购”成为纺织企业执行的经营方针,因此,纺企一直保持棉花低库存习惯,预计春节前棉花销售难有大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