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需求和供应印度突然变得不利,2020年似乎正在扭转这一趋势。
2020年棉价的短期前景似乎仍然偏空。
**全球因素**
美国农业部(USDA)*新的报告预计,全球棉花产量料增加2.6%至1.217亿包,但2019-20年度全球消费量料减少8.1%至1.106亿包。
作物产量增加,再加上期初库存的上升,提升2019-20年度年末库存较上一年度增加1,098万包。
巴西、乍得和塔吉克斯坦产量增长的预期,抵消了美国和其他主要产棉国产量的下滑。另一方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每一个主要消费国消费量减少,全球消费量面临着有史以来*大年度降幅。
2020-21年度,只有少数地区刚刚展开种植,而新冠病毒爆发的确切影响仍然不明。因此现在预估下一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还为时过早。更有甚者,疫情大流行的恐慌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总而言之,新冠疫情带来的宏观经济挑战,包括主产国和消费国的封锁,可能改变未来的供需关系。
新冠病毒推动全球经济下行的担忧,以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已经导致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挫跌,并在3月19日触及每磅55.65美分的逾10年*低水平。
**国内因素**
印度棉花协会(CAI)在其3月预估中称,当前年度(2019年10月-2020年9月)印度棉花总产量将为3,545万包。加上320万包的期初库存,以及250万包的进口,印度总的可用棉花棉花数量将达到4,115万包。
而国内消费量预计为3,310万包,出口为420万包。
这使得到当前年度末的库存预计为385万包,较期初库存高出20%。
随着新冠疫情加剧,以及到目前来看尚不清楚何时恢复经济常态,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预估似乎都有些过于乐观。
截至2020年3月,共计有2,830.3万包棉花已经位于印度市场,而在政府*低支持价格运作下,印度棉花公司(CCI)本季已经购买了800万包棉花。
不过由于持续封锁,CCI目前已经停止采购。
由于棉纱需求迟滞,纱线制造商对国内棉纱的需求将受到不利影响。封城以及劳动力短缺将加剧这个问题。
由于大幅上调国内支持价导致价格竞争力受损,印度向*大的买家--中国出口棉纱数量一直在减少。*近,印度面临的来自于越南等国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后者因距离中国更近而拥有物流方面的优势,印度主要的棉纱生产基地在泰米尔德邦的哥印拜陀(Coimbatore)地区。
从哥印拜陀向中国运送棉纱需21天,而从越南运输只需不到七天。和印度相比,越南同样有3.5%的进口关税优惠政策。由于新冠病毒使发达国家感到不安,美国和欧洲地区对于中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制造的服装需求可能减少。对于服装需求的降低将导致棉纱和棉纤需求的下滑。
这对于棉农和做多棉花期货的贸易商来说是个坏消息。过去一个月,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棉花期货已经下跌15%。
**后期展望**
短期内,需求因素都难以提供支撑。
受新冠病毒造成的中断影响,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可能都较为迟滞。这将打压棉价。
如果疫情大流行引发的封锁持续时间更长(现在还难以断言将持续多长时间),且主要消费市场陷入更严重的经济衰退,从而削弱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可能变得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