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上市供应压力增加,美棉继续下跌
北半球中国、美国、印度新棉上市,全球库存居高不下,虽然中国以20400元/吨敞开不限量收储,但市场预期中国政府近期将低价抛售储备,同时由于2014年政策不确定,中国纺织企业对远
周一
周一
供应充足而需求疲软,继续打压棉价下行
ICE棉花期货周一下跌,主力12月合约下跌0.43美分,报收于78.65美分。ICE棉花期货继续收阴下跌,日内*低至78.52美分,棉价继续受利空的基本面打压,北半球产棉区棉花收割,供应量激增,棉价承受了季节性压力,全球第二大产棉国印度预计丰产。在价格疲软以及供应量增加趋势下,纺织企业不担心棉花的采购,并不急于买入,而是保持了观望等待。棉花需求疲软,近期的出口销售形势不佳,加重了投资者对棉花供应过剩的担忧。另外美元走高、CBOT谷物类大豆等期货品种价格大幅下跌也拖累棉价下行。ICE棉花期货12月合约收七连阴,价格跌至九个月低点,目前没有止跌迹象,预计后势将会延续弱势下跌,下方支撑78和75美分附近。
郑棉期货1405月合约高开于18600元,日内交投区间为18515-18630元,*终下跌65元,报收于18530元,成交 7130手,继续萎缩。外棉大幅下跌,以及国内棉花集中上市、供应充足,继续使国内棉市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现货面,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棉报19671 点,上涨12点,棉价稳定,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继续小幅上涨,而现货皮棉市场交投清淡,400型加工企业以交储为主,而200型企业加工销售现货,但采购者寥寥,纺织企业补库积*性较低。收储方面,昨日成交96120吨,累计成交827170吨,其中多数为新疆成交,内地棉花质量整体偏差,收储进度也放缓。整体上,现货微幅上涨,郑棉期货走势疲软,收储政策继续支撑国内棉价走势强于外棉,预计短期出现大跌可能性较小,将维持疲软行情
短线有望企稳反弹,中线调整状态或将延续
隔夜ICE主力合约继续围绕79美分/磅展开弱势震荡,终盘小幅收阴。技术特征表明ICE主力合约短线有望在下方支持位78美分/磅附近展开反弹,但中线调整格局延续。新棉集中上市导致供应压力倍增,而终端采购热情不高使得供求关系在短期看来明显过剩,这对全球棉市带来一定力度的压力。但从中期来看,内外价差高企,中国新一轮抛储政策仍不明朗,美棉种植面积继续存在下滑风险,这些因素均对远期市场构成一定力度的支持。从消息面来看,隔夜公布的美棉相关数据对市场意义不大,宏观面也略显平静。未来几天,中美等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及美联储利率决议料将对市场短期走向构成一定力度的支持。
昨天收储依然表现火热。操作上建议1401合约继续逢低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