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由中国
一、疫情以来的宏观背景
为缓解新冠疫情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实施了不同力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刺激力度的不同带来了内外需求的差异。
今年国内PPI涨幅大,这其中有供给侧改革、碳中和、碳达峰、外需订单转移的影响,导致原材料的涨幅大,但是下游终端消费品的涨幅并没有跟上。中国与海外疫情爆发的时间错位带来订单的转移。棉纺行业感受尤深,体现在今年外贸订单情况比较好。
二、疫情以来的农产品走势的内在逻辑
疫情爆发以来农产品供应端影响相对较小。虽然很多农产品生产国疫情比较严重,但是因为农产品种植作业在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进行,因此疫情对于种植端影响不大。从农产品加工端来看,整体影响也相对有限。包括美国和国内油厂的压榨,虽然在疫情*为严重的阶段有一些影响,但是很快就迎来迅速复苏。对于棉花行业也有一些影响,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印度纺企开工率出现明显快速的下降,导致部分订单出现弃换转移,但整体影响有限。疫情对物流端影响是*大的。因为工人缺失,导致作业速度*慢;同时医疗物资配送和电商配送需求激增,导致集装箱非常紧缺,不仅影响运输效率,也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增加。
从需求端来讲,今年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对于内需强劲程度不宜过分乐观。从数据体现来看,国内服装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情况逐渐回到正常水平;从出口情况来看,整体好于内需,基于美国经济仍处于持续复苏中,预计三季度外需仍将维持一个不错的水平。目前内需需求端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纱线利润特别好,但是布的利润并没有跟上。
三、当前宏观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从当前宏观形势来看,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稳健为主。外需订单较好,但是波动也会比较大,到四季度下滑波动率可能会比国内大很多。
四、当前形势下的全球农产品资产配置策略
**三、四季度要关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后的重新定价。在货币政策恢复正常以后,投机性的需求会随之收紧,对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需要重点关注。从国内棉花供需平衡表来看,供需趋紧的大趋势是普遍认同的,对于后市走向也是普遍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