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东表示,2011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
**,适应当前形势,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经国务院同意,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的通知》,肯定了2014-2016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明确了第二轮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确定了2017-2019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水平保持在152 0173 3840元/吨。今年152 0173 3840国家是保持的,标志着新疆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入了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的全新阶段。
在深度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2017年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延续2016年的方法和基础上,明确了内部之间新增跟踪棉花销售流向的措施。开展加工企业公示、诚信经营评价和管理、补贴质量挂钩试点以及棉花期货试点,提高棉花质量。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改革制度,使各项制度环环相扣、衔接严密,实现了新旧制度无缝衔接,当前改革政策的框架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转化政策角色。虽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到了种植环节,但却对棉花产业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目标价格改革不仅是一个补贴政策,其核心是建立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农产品基础价格机制。之所以补贴能够对棉花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下发挥了决定因素,政府角色由以前的台前转为幕后,不再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棉花加工企业也直接面对市场,棉花价格由市场供需来决定,基本形成了完全竞争的棉花市场形势。市场传导和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国内棉价协同性不断增强。
第三,利用产业数据,进一步健全信息体系。推动一项改革,需要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及时的问题预判和正确的政策调整。当前处于信息时代,整合信息资源并恰当地利用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为此,2017年在全面升级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了发改、农业、财政、市场监管、农发行等部门信息资源,完成了棉花种植、收购、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初步实现了棉花产业链的数据监控,对未来棉花产业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勇敢创新,进一步探索新型产业方式。从2014-2015年与农产品的实际生产挂钩,很容易被国际上认为是一种鼓励和促成农业生产的政策,容易引发世贸组织其他成员的质疑。面对国际市场形势,为了有效适应国际贸易规则,2017年国家调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方式,明确提出对新疆享受棉花目标改革补贴的棉花企业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探索新型的棉花补贴方式,如2018年在博乐市四个县开展了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期货”的试点,通过试点情况来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棉农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增强了,包括政府的行政成本有所降低。
2017-2018连续两年,在沙湾县、玛纳斯县、精河县、裕民县等领域开展了棉花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通过两年的试点,有效整合了各试点县市区的上中下产业的融合,涉棉企业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第五,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项制度需要好的监管才能长久,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就需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因此,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市场的监管,狠抓棉花加工企业的资格落地、专业仓储、在库公检等制度制定和实施,不断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治,有效控制、杜绝了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力保障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国家全面取消了棉花加工企业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为了进一步强化新疆棉花棉农产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引导加工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我们出台了公示管理办法和诚信经营管理办法,通过两年的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加工企业慢慢地普遍向诚信经营的方向在改变。
近几年来,改革取得的成效超出预期,不但实现了国家既定的目标,还取得了一系列预期之外的成效,比如对新疆农业健康发展和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价格机制基本形成,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棉花全产业链得到激活,新疆棉花产业战略地位凸显。2018年新疆全区棉花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3%,占到全球产量的近20%,市场地位已经确定。
*后,严东表示,2019年是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后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同时也将积*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在新疆2020年以后继续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在稳定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棉花产业发展、保证国家棉花安全、提升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的长效机制,努力将新疆发展为种植合理、结构优化、质量突出、市场有序、体系健全的优质棉区,进一步促进新疆棉农收入持续增长,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