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到质,棉业复兴须久久为功

百检网 2021-12-15

 

“乱云飞渡,更需要高瞻远瞩;众说纷纭,更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乱花迷眼,更需要有战略定力。”3月3日,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主办的2017’CNCE棉业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平对中国棉业提出了希望。

过去的一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与之相应,棉花市场形势也波澜起伏。《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棉业发展年会的主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棉花产业发展”,正是紧扣当前宏观政策和棉业发展的新需要。

国内棉花形势较为平稳

2017年伊始,国务院决定取消棉花加工资质认定,继续实施储备棉常态化轮出机制。从去年形势来看,“一方面,储备棉常态化轮换政策实施对棉花产业发展影响重大;另一方面,国内外期现货市场大幅波动给实体企业风险防控提出了全新挑战。”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董事长王正伟分析。

2016年国内棉花形势的总体情况表现在几个方面: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储备棉常态化、机制化轮出;产量继续下降,新花质量转好;棉花价格上涨、棉花进口缩减;纺织工业运行平稳、棉花需求趋于改善。

2016/17年度,“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及储备棉轮出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内外棉价差逐渐收窄,棉花进口量下降,但因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出现3年持续下降的情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副局长、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王建红表示。

就全球棉花市场的情况而言,王建红指出,全球整体产、消均有增加,且中国、孟加拉、越南的棉花消费量增长。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棉纤维消费量715万吨,非棉纤维产量1263万吨,纱线产量152 0173 3840万吨。2016年产能较上年变化不大,尽管在2015年以前国内棉纺产能有一定比例的关停,但以一、二万锭小企业居多,目前该类企业仍存在经营困难,利润不断缩减的问题。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表示,“国家近几年实施目标价格试点改革使得内外棉价差收窄,中国棉纺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利好中国的棉纺企业、棉花企业、棉农。”

他介绍,从运行质效上看,国内外棉价差缩小,优势企业和大企业利润点较好,但行业前期也经历了阵痛,棉纺行业用棉比从“十一五”末期、“十二五”初期的64%下降至2016年的36%,但较2015年略有增长。从协会的景气指数来看,运行较为平稳。就产业链条来看,纺纱企业环节整体好于织造企业。新疆纺织行业投资增长,有效地抵制了进口棉纱。

供给侧改革落实到棉业

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主产区棉花生产,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划定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等。

“中央一号文件不仅明确了未来一年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明确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杨建平表示。

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我国棉花产业,需要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继续加快去库存步伐,完善现有机制,统筹协调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在稳定供应的同时,提升供应效能;二是要优化棉花产业结构、强化优势区域布局,促进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中国棉花整体品质和市场影响力;三是优化流通结构,创新经营模式,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四是不断优化消费端供给结构,实现棉制消费品持续升级。

在杨建平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棉花产业优化产能、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能的重要发展机遇。在此大背景下,棉花行业应该及时把握政策机会,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解决行业发展的核心难点,持续推动行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这势必带来相关政策调整,影响中国棉花产业布局、资源整合,有效促使棉花产业未来发展更加趋近市场,趋向集约化、规模化和品质化,更加趋向创新增效。”王正伟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棉花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优化布局,二是调整和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进补贴方式。

王正伟表示,当前棉花行业面临的形势在变化,政策在调整,技术在进步,模式在创新,正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而棉花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需要行业各方面、各环节共同努力。

把握机遇 转型还应抗风险

杨建平建议,中国棉业应增强信心,加快创新,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加强预判,稳健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完善政策,稳定市场,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他分析指出,近年来,棉花行业转型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新疆棉花整体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一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产业整合,实现了规模效益和内涵增长;棉花流通体制和市场机制不断创新,棉花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互联网+”棉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贸易模式有所突破。

“这些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棉花生产流通业仍然处在艰难的转型期,面临的困难大、任务重。”杨建平说。

具体表现在,棉花生产成本高企、库存压力巨大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产业规模持续缩小,内地主产棉区生产难以有效恢复;棉花整体品质与下游市场多样化需求之间尚存差距;下游产业要素成本普遍高于亚洲等纺织新兴国家,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加剧。

因此,中国棉花产业需要加快创新转型步伐,改进传统生产和贸易方式,更加突出质量提升与高端**,持续不断地寻求突破,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杨建平分析,从棉花行业来看,2016年国内外市场风起云涌,各种因素交织发生作用,相互影响,使得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特别是伴随着棉花流通业的深度调整,因企业“关停并转”带来的经营性风险层出不穷,行业运行系统性风险有所积聚。

由此,他指出,“防控风险、稳健经营同样是棉花行业2017年面临的重要任务。”企业需特别防范棉花去库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过快、过度市场反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不良资产率,加强信息引导和风险预警,强化内部管控,及时处置风险事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政策红利再添新引擎

2016年建立的储备棉轮换常态化机制是国家棉花宏观调控政策的创新性举措。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民认为,“国家对储备棉的两个原则,一是保持国内国际的竞争力,二是去库存。保持竞争力就存在着棉花的结构问题,即轮出什么样的棉花。量、价、质,这是储备棉轮出的三个关键点。”

“储备棉轮出价格的高低,跟纺织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是由纺织企业对储备棉质量的认可程度来决定的。”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锡玉表示。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孙小挺认为,2016年轮出实施包包检验,保证了纺织企业的用棉质量,也带来了拍储成交量的大幅上升,企业受益也有所好转。

杨建平表示,“轮出的政策效应凸显。储备棉过高的库存得以有效消化,财政负担减轻,同时内外棉价差进一步缩小,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所恢复。”

他希望2017年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尽早明确具体调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为国内棉花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助推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保障国内纺织用棉的有效供给。

“此外,我们还应立足长远,加紧研究完善我国棉花生产扶持政策,科学规划我国棉花生产的合理水平和储备规模,适当加大内地宜棉地区的棉花产业扶持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内地棉花的适度生产规模。”杨建平说。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消费潜能巨大。杨建平认为,“面对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棉花产业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为棉花产业转型发展再添新引擎。”

他表示,如果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三年是棉花产业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探索期,那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棉花产业立柱架梁、创新转型的新征程。“我国棉花产业已经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而通过产业链的持续创新,必将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