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图表反映的是2005~2014年十年以来的植棉面积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全省植棉面积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2009年 拐点向下,2011年小幅反弹,2012年以后就几乎直线下降了,*终2014年形成了14.92%的减幅。如果按照省棉花协会560万亩的统计数字,减 幅更大。不只是河北省,周边的植棉大省如山东省、河南省同属这个情况,直接反映出今后内地棉花种植的共性和趋势。棉花种植面积巨幅减少,不利于河北省农业 经济和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传统棉区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下文从剖析植棉面积大幅减少的原因入手,来探讨后收储时代河北省稳定棉花生产的有效机制和 途径。
一、植棉面积减少原因
笔者多年从事基层棉花一线调查工作,与棉农联系广泛,了解到近年河北省棉农不愿多种和大幅减种棉花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九个方面。
⒈环节多,费时费力。棉花从筹划种棉到
⒉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在上述棉花种植管理全过程中,只有初期的耕作、整地、播种和铺膜,棉农可以使用农用机械 解决,其余环节可供棉花使用的大型机械,如喷药机、喷灌机、追肥机、采棉机之类,河北棉区很难见到。目前,河北棉区棉田多具“零、散”之特点,基本属于单 户管辖,一块*多不超过10亩,成方连片上百亩的棉田几乎没有,所以即便有大型农用机械,也无施展的空间。可以说,生产效率低下是制约河北省棉花生产稳定 发展的*大瓶颈。
⒊植棉成本居高不下,且连年上涨。植棉成本中包括物化投入(包括农药、化肥、种子、灌溉和其它,其它是指农机使用、农膜、部分包地费用)和人工投入两部分。
上面图表反映的是河北省衡水棉区近年植棉物化成本变化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起,植棉物化成本几乎是以直线方式上涨。人工成本逐年上涨是不争的事实,整个种植管理过程很难量化,而且棉农在考虑种植成本时一般不把人工计入。
⒋劳动力流失严重。近年河北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青壮年劳力不愿种地和外出打工现象日益突出,中老年、妇女成了种植棉花的主要劳力。他们手慢、生产效率低,面积少了还能应付;一旦面积多了,田间管理往往不及时或者不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⒌棉花品种多,品性差,抗灾能力不强。目前在河北省中南部推广的常规品种有国欣3号、邯棉802、鲁棉研28、衡棉4号、 冀棉958等32个,杂交品种有冀杂1号、冀杂2号、国欣4号等9个,数量之多往往让棉农无所适从,无法选择出真正适宜品种,只能是“人家种啥我种啥”和 “随大流”。由于品种杂乱,一块地中经常有数个棉花品种,各品种间生长期、花期、授粉期、铃期、采摘期、产量、抗虫、抗病、抗倒伏等品性各异,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棉花品质和一致性,棉农集中出售籽棉时优质优价方面打了折扣。另一方面,棉花是靠天吃饭的农作物,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年的产量和品质,这在 前三个棉花年度表现*为突出。例如,2011/12年度河北省棉花主产区之一的衡水市因雨致使4级籽棉成了主角,平均单产籽棉450斤,当年度棉农平均售 棉价格在4.10/斤,减去平均物化投入640元/亩,亩均收益为1205元;2012/13年度4级籽棉占60%,5级棉占40%左右,平均单产籽棉 400斤,本年度棉农平均售棉价格3.85元/斤,减去平均物化投入690元/亩,亩均收益为850元。如果天气良好,当地采摘籽棉主流品级应当在3级, 而且衣分率高,平均单产籽棉超过500斤,那么棉农的平均售棉价格将会比本年度高出0.80元/斤左右,亩均收益至少提高800元。
⒍存放、出售方式落后,不科学。河北省部分棉区棉农有集中出售籽棉的习惯,这种习惯使得棉农将按时间采摘的底花、中喷花、 梢子花从下到上堆在一块存放(俗称一棵棉),然后集中出售给棉贩子。和棉贩子谈价时,不分质量好坏,往往按堆儿卖,根本谈不上“四分”(分摘、分存、分 晒、分售),基本上做不到优质优价,从而收益缩水。
⒎经纪人盘剥。棉贩子也叫农村经纪人,近年来在河北省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确实为活跃农业经济做出了贡献。为图 省事,棉农一改原来单户到轧花厂出售的习惯,变为逐渐接受并乐意和走村窜户甚至深入田间地头且现款结算的棉贩子打交道、谈价格。凡事有利有弊,正是经纪人 的出现,从棉农手中每斤籽棉盘剥了0.15~0.20元的利润,而且即便棉农不掺混,他们也经常将质量不一的籽棉掺杂在一起卖给加工企业,成为棉花质量源 头杀手。
⒏土地流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一体化的快步发展以及农村年轻劳动力的过度流失,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形象日益突出。土地流转使大型农场出现成为可能,但流转出去的土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水果等作物,有的用来发展养殖业,却很少有棉花参与其中。
⒐失去政策支撑。为稳定棉花生产,保障纺织企业用棉,国家连续三个棉花年度实行临时收储政策,确实起到了保障农业和农民收 入的作用。但国家收储造成国内外棉花价差巨大、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国家财政支出庞大、现货贸易中断、电子交易几乎停滞等负面影响,被市场各方主体所诟病。 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国家明确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具体来讲,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是 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期内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 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这项政策的核心是市场决定价格,保障生产者基本收益,统筹兼顾和平稳过渡。目前这项工作正在
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内地补贴款确定为2000元/吨,据*新消息目前补贴款项已经到达河北省财政厅,但补贴下发标准、时机、渠道和流程 等细则尚无定论。2000元/吨的补贴款,折算籽棉收购价格仅为0.40元/斤,棉农均对此表示失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内地棉花补贴工作之复杂,一点不 亚于新疆棉区,但是到现在为止内地各部门迟迟未动,棉农*有可能失去补贴良机。补贴不及时或者不到位,本年度籽棉出售价格和棉农当年心理承受价位相差悬 殊,2015年棉农植棉积*性更将严重受挫,届时植棉面积可不是20%左右的减幅,减半也许成为可能。
以上各种因素交织、混杂,造成了当前河北省植棉面积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的现状,对全省棉花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大地冲击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遏制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二、棉花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经营+龙头加工企业+直补,是稳定棉花生产的有效机制 探索稳定传统棉区棉花生产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必须从深入剖析棉花减种原因入手。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不难得出破解之道,那就是以棉花专业社为载体,走集约 化经营的路子,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成本,联合当地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辅以国家补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棉花产业的长足发展。
⒈棉花专业合作社。棉花是靠天吃饭的大宗农产品,人不能左右区域天气,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大幅降低植棉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而这可以通过将面积小、条块化的棉田集中起来,统一起来,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来实现。因此客观需要有个紧密型的组织,来承担集约化经营的角色,这个角 色就是棉花专业合作社。在当前全省各省土地流转机制日益流行和逐渐成熟的前提下,鼓励棉农以土地、农机或者资金入社,参与当年收益分成,利益共享,风险共 担。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参与主体是棉农,棉农可以给专业合作社打工。为保障合作社良好发展,当地政府可以考虑资金投入、扶持和补贴,占有小部分股份,主要在 政策和方向层面,来维护合作社的正常运营。
⒉集约化经营。有了棉花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集约化经营就有了可能。所谓集约化经营,直说就是农场化、大规模、大面积经 营,就是成百上千亩地统一运作。集约化经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大规模实施旋耕机、播种机、覆膜机、喷药机、追肥机、喷灌设备、采棉机、拨棉机 等大型机械化作业,尽可能多得减少手工劳作,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减少物化投入;二是统一招标采购棉种、农膜、化肥、农药,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和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入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棉花品种类型;三是可以实现统一灌溉,统一播种,统一科学田间管理,统一喷药,统一化控和统一采摘,“六统 一”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四是可以统一入险,有效化解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五是籽棉“四分”成为可能,真正做到优棉优价;六是统一收购 籽棉直送轧花企业,减少经纪人环节费用。
⒊龙头加工企业。地方龙头棉花加工企业,是实现棉花集约化经营的*后一个环节。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共有228家 400型棉花加工,拥有棉花加工资格认证,具体到各棉区,分别为邯郸37家,邢台58家,衡水55家,石家庄9家,沧州46家,保定8家,廊坊7家,唐山 8家,可以说企业林立,加工籽棉能力过剩。下图表为各棉区加工企业分布统计。
虽然棉花加工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但其中不泛河间农研会之类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正是这些企业实力雄厚,影响范围和区域广,辐射带动面 大,作用显著。龙头企业和棉花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一可以解决轧花企业可控制资源少、籽棉吃不饱的问题;二是籽棉掺混、一致性差,历来是轧花企业的头 痛大事,*不利于新国标GB 1103.1-2012的实施,在上个年度收储过程中,就有省内棉花企业倍尝这方面的酸楚——籽棉收购源头环节控制不好,籽棉一致性较差,加工不出相应的 皮棉质量,不能顺利交储,只能留为现货,再加上现货长时间销售不出去,企业损失巨大,付出了惨痛代价。为做到优质优价,尽*大可能获取籽棉利润,棉花专业 合作社务必提前做好籽棉“四分”工作,就等于骨干龙头加工企业把握住了收购源头质量关,加工质量有保障,参与期货、电子撮合电子市场交割就有了前提,企业 自然也不愁现货没有销路,因为纺织企业格外青睐加工质量好的品牌皮棉。
⒋直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并使之长态化,是稳定后收储时代传统棉区棉花生产的有效解决途径。建议棉花直补通过“国家 有关部门→地方棉花协会→龙头企业→棉花专业合作社→棉农”这条渠道来实现——**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地方棉花协会参与来核实棉花实播面积,同时核查龙 头加工企业的加工量。有协会参与和监督,核准核实信息不难实现;事后有专项专门审计,企业也做不得假,因为企业的送检量是公开透明的,而且中纤局官方网站 每天都向社会公布各个400型企业的公证检验进度表;其次审核龙头企业开具的带有棉农身份信息的收购单据;再次通过棉花专业合作社向棉农发放补贴;*后由 指定机构对补贴进行年度审计,发现问题,严惩不贷。这条渠道通畅,将地方基层政府部门隔离开,可以有效防止造假、克扣、截留、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建 议提高棉花补贴标准,由本年度的2000元/吨暂定为300元/亩,而且补贴政策出台的时机应选在每年的秋种前,原因是农民要先预留出田地,来年好种植棉 花。棉花补贴只有和粮补相当或略高于粮补,棉农才有较高的植棉积*性、主动性,棉花种植面积才不至于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