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纺织业展望2014年纺织业——金源纺织

百检网 2021-12-15
    编者语:2013年对于纺织业来说是形势严峻的一年,在长期高棉价差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型纺织企业面临倒闭;大量的进口纱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让外商获得无 数商机;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有实力的纺企走出**。2014年对于纺织企业是关键的一年,“后收储时代”即将来临;棉花直补政策开始试点运行;去棉花 库存成为国储主要任务。针对以上现象,本网特约江西金源纺织有限公司供应部经理刘一铭从自身企业运营角度进行解析。约稿内容如下:
    
    一、 回顾2013年纺织业。
    原料采购:国家以152 0173 3840元/吨的价格,以3:1的形式搭配进口棉配额共计成交储备棉372万吨,同时进口棉市场约有 390万吨棉花供应,这些原料成为市场的供应主旋律。中国的纺织企业以18500元/吨左右的棉花成本在与其它国家纺织企业12000-13000元/吨 的棉花成本做竞争,这导致国内大量的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纺织企业停产倒闭,而中国的棉花需求从顶峰的1100万吨回落至现有的800万吨不到,这当中的 400万吨棉花缺口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停产倒闭,一部分是由于原料的转移(转至涤纶短纤与粘胶短纤)。而中国整体纺织业除少数大型纺织企业利润尚可,其它不 论是以棉花为原料背景或者是以全世界*低价格的涤纶短纤与粘胶短纤为原料背景的企业都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进口纱市场:中国的进口棉纱以每年接近60%的增幅在增加,2013年的纱线进口达到了200万吨左右。
    2011-2013年的收储时代:在收储前,全世界的纺织产业一直以中国为核心。在2011-2013年之间,国家以 19800-20400元/吨的价格无限量收购中国国内的大量棉花,导致国内的纺织企业在用棉成本上大幅高于国外,内外价差大的背景下,很多商人以及其他 资金开始关注外棉在国内的销售机会,然后通过配额或者40%全额通关来实现利润。
    在国家的收储行为后,中国的棉花价格大幅高于国外,那么整个棉花市场就分为两个结构,一个是世界的棉花市场价格,一个是中国的棉花市场价 格。从而给整个资本市场打开了两个相同商品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套利机会,但是为了抵挡国外棉花对国内棉花的价格冲击,国家以配额政策来限制棉花的进口数量, 于是,就促使了国外一部分有足够劳动力的国家大量的投产纺织厂,这些厂家利用价格低廉的棉花与劳动力生产出来纱线然后出口到中国,很大一部分截流了中国在 国际市场上的低端产品的订单,成功的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和把握住了大量的产业机会,从而实现了资本产业化的产业套利行为,而中国的纺织企业却成了这种局面的 牺牲品,大量的停产倒闭,全世界的纺织格局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之前的中国垄断的环境到现在以整个东南亚包括中国在内所形成的新的纺织圈。
    纺织企业在2013年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是纺织厂生产能力大量的萎缩,纱锭大量的减少,而上游企业中的聚酯短纤厂与粘胶人造棉生产企业 却大肆扩张,产量的大量释放直接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纺织企业的短纤纱与黏胶纱产品整年都受困于原料的疲软而萎靡不振。究其根本,这种困境与国家的 棉花收储政策有着相当大的相关性,棉花、短纤、黏胶这三个品种都是以纺织纱锭为生产背景的,在工业性上存在直接竞争,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内外价差大的只有 棉花品种,所以就形成了国内大量的纺织纱锭外流,而外流的纺织纱锭只会选择一种原料,就是棉花,这间接的导致其他两种纺织原料大量的产能过剩。
    小述:2013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整体是乐观向上的,由于棉花价格的稳定不跌,我们的混纺类、纯棉类制品利润稳定,风险可控。因为政策是公平的,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因此,国家政策让3万多的棉价在2万一下平稳过渡是平衡多方面的利益的共赢。
    二、 展望2014年的纺织业。
    14年对于纺织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国内的纺织企业将迎来关键的“后收储时代”。在2014年9月后,国家收储政策结束,棉价如 果能如预期一样回归市场,由市场来决定棉花的价格,那么这对纺织业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如果中国的棉价回归到与全球棉价合理的价差范围内,中国的棉纱进口通 道将由市场来关闭,同时经过这几年国外大量投放的纺织产能,大量落地的工厂,他们所要考虑的是他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当外流的纺织企业做棉花已经没有很大 的价格优势的时候,他们还要面临中国黏胶与短纤全球*低价的成本优势,或许他们会寻求原料多元化,就像中国十几年前的纺织原料结构多元化的情况一样(这个 也是涤纶短纤与人造棉生产企业的一个机遇)。
    中国的产业配套完整度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整个产业的原料以及半成品对接的成本要比国外低廉很多,这块成本几乎能抵消国内这几年大幅 上涨的人工工资以及水电费。国外的纺织业在无完整产业链的情况下,面对中国的竞争肯定是非常被动的,但这样或许也会加速他们整个产业的配套建设,来消化他 们的上游产能。在东南亚其它国家纺织产业链建设的时间里,中国的纺织企业或许还能迎来一个春天,但这也许将是中国纺织业*后的晚餐。在全球的纺织板块历史 性的迁移完成之时,纺织业对于中国来说,也将进入一个完全由技术力量主导的产业,意味着没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全部被淘汰。(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水电成本 已经大幅高于国外,之所以还能具备竞争力的优势就在于产业的整合度高,当这块优势消失后,中国的纺织产业在全世界来说已经意义不大。)
    从棉花的角度来看,后收储时代来临时,当国外的纺织企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调整自身的产品竞争力的时候,他们*大的需求是更低的棉 价,远远比中国要低的棉价才能让他们继续生存,也就是说在中国收储结束后,如果棉价回归市场,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压制全世界的棉花价格一路走低,形成 一个恶性循环。
    三、 2014年公司棉花原料采购计划。
    1. 深入解读国家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跟踪好国家具体棉花政策的实施步骤,在政策大局下做采购布局;
    2. 根据当前的棉花政策,截止到8月底18000元/吨停止抛储,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积*购买适合我们配棉的优质储备,尽量比同行业多些库存布局,难免出现在某个时期出现同行集中抢购的现象;
    3. 关注人民币通关的进口棉资源,以抛储价为参考购买适合自己的用棉,在2014年9月份至少要配够40天以上库存;理由是:我们主要用的新疆棉在当时发运集 中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延迟到厂现象,国家不收储并不意味着市场价就一定要马上靠拢12000-13000元/吨的进口棉价格,内外棉价差缩小是渐渐式的不 会是跳崖式的,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在下半年的配额肯定会从紧,从而达到平稳过渡。因此,在2014年后期我们会保持平稳过渡的心态,不恐慌,不紧张按平衡 心态购买资源,以套保的形式尽量降低敞口来抵御风险。
    希望在国家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方针下,纺织企业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发挥市场的优势,去把握即将到来的市场给予的机会。能更好,更理性的去分析市场,才能更好的规避一些风险。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