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科交会上,周红灯现场操作他发明的 受藤刺启发开始发明采棉机 两根背带系住两条金属“手臂”,“手臂”末端延伸出一对有如小象鼻的软管,软管直通系于腰间的一个大号围兜。初看上去,这像是一件在厨房干活的行头。 周红灯告诉记者,他在湖南棉花种植地区岳阳华容县农村长大。15年前的一个秋天,连绵秋雨让棉花地杂草丛生,他在恼火于杂草蔓延不得不辛苦拔除时,被眼前一幕震住了:拉起一条长满小锯齿的藤状植物,手落之处,一串串吐絮的棉花随藤刺倾巢而出,不留蛛丝马迹。周红灯受藤刺启发,开始琢磨采棉机的设计原理。2010年9月,周红灯发明的“棉花采摘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大比武中堪比“独孤求败” 2011年科交会上,周红灯带着他的发明在民间成果展馆亮相。为了检验这台草根发明成果的实用效果,有厂家邀请周红灯“抄家伙”,到棉花种植区与当地采棉能手一决高下,近十场比赛下来,周红灯的人机组合完胜,堪比无敌于武林的“独孤求败”。 周红灯告诉记者,他的采棉机比*熟练的采棉工效率至少高一倍,而且工作中使用者不用弯腰,更不会伤手。成本方面,采棉机每工作1天,仅需大约0.3元“伙食”费。 目前,周红灯已与省内一家农机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商定以平民价格开拓市场,从湖南开始,实现采棉从手工到人机结合的重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