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棉花蓄势待发还是强弩之末

百检网 2021-12-15

       这些天,棉花市场有些不平静。怎么了?有两点:1、政策强硬调控峥嵘已现,棉价何去何从?2、现货“逆市”上涨,接连上演“疯狂的棉花”,这是怎么了?对这两个问题,人们看法不尽相同,*近争的比较凶。那么,本年度棉花走到了今天,目前形势,是强弩之末还是蓄势待发,企业该怎么办?
       正确理解当前不断上涨的棉价*为关键,而要正确理解,根本在于对棉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同样是上涨,不同的时间、不同阶段原因有所不同。笔者把本年度棉花上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开秤至今年4月底,为棉价持续上涨阶段——现货涨到了152 0173 3840-16700元/吨(3级棉花),7个月涨幅 3000-3500元/吨,平均每月涨幅500元/吨。这个阶段,纺织企业积*备货,市场棉花供不应求,成交价格不断上涨,所以棉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实际的供需矛盾。2、5月初至今,为棉价迅速飙升阶段——目前,河北地区3级现货*高报价18200元/吨,2个月涨幅1700元/吨,平均月涨幅850元 /吨。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纺织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原料库存充足,足以支撑本年度之用,之所以感觉棉花紧缺,是企业和棉商争相“囤棉”所致。
       由此,这个阶段棉价上涨的原因已由实际供需矛盾转化为了预估中的供需矛盾。那么,为什么会预估下一年度的棉花供需仍然偏紧呢?人们很容易就能抓住以下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预期下一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不会高于本年度。这有两个依据,**,由于天气原因,各地春播普遍推迟7-10天,棉苗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其次,从各产棉区反馈来看,今年棉花春播总面积仅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二是预期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会继续转好,国内纺织行业增长有可能加速,用棉量稳步增加。我们说,这两个原因是实实在在的,棉商和炒家们看得也很透彻,这才产生了争相“囤积”、“压红”的现象,今年的棉花才“疯狂”起来了。实际上,决定棉花供需状态的除了“产量”和“工业消费”之外,尤其重要的还有政策调节。也就是说,下一年度市场棉花供需是否紧张,单一地看“产量” 和“工业消费”是不全面的,更要看国家的宏观政策。尤其是在我国,宏观调控能力不容置疑。前段,国家的政策调控似乎没产生多大作用,也就有人对此已“不报希望”。因为,很多人对国家的政策调节,惯性思维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抛储;二是发配额。市场上有一种认识,认为目前国储棉仅余120万吨,已触及储备红线,继续抛储60万吨,难以满足纺织企业的“血盆大口”,国家的战略安全或许都会受到影响;再就是下发配额,国际上到底还有多少棉花可供中国进口?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出口未实质性放开,美棉所剩不多,其它小国指望不大,各港口保税区棉花也已不足10万吨(据海关数据),由此,棉商和棉企怀疑配额调控的实际效果,国内棉花或许会向着更高价位“挺进”,抛储和继续下发配额恰恰是为上涨蓄势。
       笔者倒不这么认为。笔者的看法是,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从长远看,60万吨抛储和继续增发配额将会对市场供需产生深远影响,当前的棉花高价位已成强弩之末,囤棉企业和棉商继续持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因是:1、当前纺织企业缺的不是棉花,缺的是对下一年度原料供应的信心,60万吨抛储计划和有可能继续增发的进口配额将对纺织企业形有利的心理支撑;2、“囤棉”棉商和企业炒的“缺口”,盯住的是利润,目前政策态度已是非常明朗——棉花价格到达18000,再往上就是红线,多数棉商和企业不可能与国家政策抗衡,获利逃离为上选;3、近期电子盘呈现“大幅波动,近强远弱”态势,突出表现出人们对后市信心不强的特点;4、60万吨国储棉为何不急于下发?笔者估计,可能仍会向后“拖”上一段时间,可能与增发的配额一起发放,“双管齐下”对市场施压;5、外棉报价有下调动向。6月29日,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普遍下跌0.20-0.50美分,下跌原因是预估美国新棉供应前景不错,加上中国政策现货市场供求出现宽松趋势。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