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期全国棉花产需形势展望

百检网 2021-12-15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棉花项目组,对全国棉花产业进行全程监测和分析,发布2010年中期棉花产业经济运行报告,供决策参考。

    . 2010/11年度全国棉花产业经济走向

    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 2010/2011年度为300,回升50点,恢复到2008/09年度水平。预测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需求稳中有升,面积稳定难度加大;进口大幅增长,价格高位运行”,棉花需求“三个没有改变”的态势增强。分析指出,金融危机是外因,增长周期是内因,在内外两个因素作用下,我国棉纺织业步入稳定增长周期是其主要特点。CCPPI上半年各月分别为248242253241256245,呈波浪型走向,运行特点如下:

    1、棉纱产量再度回归两位数增长;出口回升两位数增长,内需继续保持旺盛态势。上半年棉纱产量1277.9万吨,同比增152 0173 3840.3万吨,增幅15.8%(上半年GDP增长11.1%)。棉布产量182.2亿米,同比增36.5亿米,增幅25.1%。实证检验,我国棉纱产能基数很大且保持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全球经济进入回暖和复苏态势,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十分红火,出口888.8亿美元,同比增88.6亿美元,增幅22.0%,高于(危机前)2008年上半年的8.8%。其中纺织品出口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服装出口5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0%。

    上半年纺织行业产销形势大好,1-5月纺织业实现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63.8%。16月服装鞋帽、纺织品内销增长23.8%,金额2754亿元。如果下半年GDP保持8%的增长,棉纱产量8%的增长为1400万吨,全年棉纱产量2600万吨,按用棉比例40%测算,纺纱用棉1000万吨的态势没有改变。

    2、进口大幅增加。上半年进口棉花154.5万吨,同比增81万吨,增幅110%。

    3、国内外价格走高,棉花市场呈现强劲的复苏态势。上半年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16084/吨,同比增4130/吨,涨幅34.5%。其中617896/吨,比114932的*低价回升 2964/吨,回升19.8%。上半年A指数84.7美分/磅,同比增27.3美分/磅,涨幅47.6%。滑准税条件下国内外价差缩小至1000 /吨。

    4、高产创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稳定。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198个县200个万亩片开展棉花高产创建行动,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各地积*应对不利天气进展良好。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补贴金额15/亩,有利降低生产成本。

    .2010年棉花产量展望

    1、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前中期为79,表明长势差于去年同期两成多。主要特点:一是晚播迟发10天以上,其中早期播种出苗很不顺,苗情差异大。二是全国种植密度增加8.1%,有利以密争早。二是前中期长势差。5CCGI62,真叶数1.5/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近四成。6CCGI85,真叶数7.7 /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一成半。7CCGI90,果节数23/株,整体苗情差于去年同期一成。三是流域间差异大。三大流域以黄河*好,西北次之,长江*差。

    2、前中期为偏差年景。4-7月主产区特点:一是长江经历低温——渍涝天气过程,伏前桃和头伏桃少。二是黄河经历了低温——高温干旱天气过程,针对晚播增密12.9%,有利以密争早;自6月中旬到7月底高温,一方面加快苗情转化生长,病害轻,凡灌溉棉田长势好,伏桃多,有望超高产;另一方面,局部伏蚜、红蜘蛛危害严重,中部脱落多;无灌溉棉田,到7月下旬因旱开花到顶,早衰严重。三是西北经历低温——冻害——气温回升——高温天气过程。针对晚播迟发,北疆增密15.1%,虽然南疆播种期正常略晚,但因5月低温降雪冻害迟发。5-6月低温,7月气温回升,生长加快。

    3、前中期灾害多,强度大,绝收面积大。监测结果,截止720,棉田受灾面积7123万亩次,占播种面积的96.9%,高于去年同期的25个百分点,净增1545万亩次。成灾1204万亩次,增139万亩次,增13.1个百分点。绝收面积约75万亩,是近几年全年*大的。三大产区都有成灾面积,其中赣、皖、湘沿江沿湖产区*为严重,绝收面积50万亩。

    三、新棉价格展望

    (一)上半年现金投入减少,雇工费用连续8年上涨,呈“物减工长”态势

    监测结果,上半年棉花生产现金投入518.2/亩,同比减12.2/亩,减2.3%。其中物质费用减25.1/亩,人工费用增12.9/亩,两项相抵减12.2/亩。物质成本中因天气不利肥料农药等投入减少致成本下降。

    (二)新棉售价仍有上涨空间,但不宜超过8/千克的高位

    据监测,截止今年2月底,2009/10年度棉农籽棉售价6.36/千克,高于2003年度6.20/千克,是自2002年加入WTO以来的*高价,表明我国棉价已攀至高位。从天气与生产、长势、产量与消费、国内外资源与供需平衡等分析,新棉价仍有上涨空间,预计农民新棉售价将延续上年度6.36元上涨两成至7.6/千克为相对合理。按棉籽3/千克,衣分率38.5%测算,皮棉成本价15000/吨。加上经纪人费用260/吨,加上轧花加工的成本收益10001500/吨,市场相对理性价格在1626016760/吨水平上。

    分析新棉价格再上涨的空间有限。从性价比来看,农民籽棉售价7.6/千克,大致符合18的比价,小麦售价2/千克,对应皮棉价16000/吨。从粮棉的竞争来看,当价格上涨到合理水平后不再是棉花竞争力的**因素。棉花管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高涨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再看化肥,监测结果,上半年物化投入减少,成本下降不支持新棉价上涨太多。从时间来看,4-7月,市场皮棉1800019000/吨,对应籽棉售价超过8/千克(约 8.5/千克),有较多的炒作因素,这一高价与棉农收益没有关系,是非理性的价格。总体看,农民新棉售价延续上年度上涨两成,而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

    (三)影响新棉价格的几个因素   

    1、从产量和熟性来看,减产的不确定性增加,供需缺口加大,熟性偏晚10天。中后期天气仍将左右产量、早熟性和上市时间,因此,关键看天气。

    2、从性价比来看,粮棉产区的粮价上涨。黄河小麦售价2.08/千克,粮价的回升有利带动棉价的回升。

    3、从期货来看,国内外价格都上涨。郑州CF0091月的15888/吨上涨到7月前的18670/吨的高位。国际上,纽约洲际交易所10月的期货价格从1月的73.34美分上涨到7月的79.05美分/磅,都支持新棉价格回升,这是市场对资源紧缺的反应。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测,新年度全球棉价上涨到85美分/磅,比上年度79.26美分/磅涨7.2%。

    4、从棉纺企业来看,成本增加。从第二季度开始,纺织企业工资上涨15%~20%,生产成本上涨5%;年初以来皮棉上涨三成多,生产成本增加。6月,衣着类工业品出厂价上涨1.9%,销售价则下降1%。

    5、从出口来看,下半年大多持不容乐观的看法。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等失业率高,消费疲软增强;经济复苏脆弱,不确定性加剧。加上人民币汇率与出口退税都将影响出口。

    .未雨绸缪,研究出台指导价等调控措施,积*防范市场风险

    1、加强市场调控,力争实现“三个力保”,即:力保新棉市场稳定,力保价格相对合理,力保棉农增收,这是后危机时代我国棉花市场调控的主要目标。

    2、尽早出台收购指导价。“高价棉”不一定惠农,“棉贵则伤工”。为了防范风险,避免抢购、囤积与惜售,从粮棉、肥棉性价比与国际市场等层面观察分析判断,建议328级籽棉收购价7.6/千克作为国家指导价。

    3、积*防范市场风险,特别注意市场炒作,防范大量游资进入棉花收购,扰乱市场。

    4、看好**,追加配额的关税税率不能降低到5%。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