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CF101结算价在1.715万元/吨左右徘徊,接近15年来*高水平。自8月份以来,CF101结算价涨幅已达4.5%。
棉花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疯狂的棉价背后,多方“推手”暗藏其间。
供求缺口高达30%
德州,全国重点产棉区。
8月19日,当经济导报记者冒雨赶到德州市农资协会、棉花协会秘书长马俊凯的办公室时,他正在整理一份关于“德州棉花购销”的材料,准备迎接近日将前来调研的郑交所相关人士。望着窗外瓢泼大雨,马俊凯眉头紧锁,思绪难平,“棉田可能又要减产了。”
作为在棉花领域浸淫了近20年的专家,在解读当前飙涨的棉价时,马俊凯**将主因归结于“供求严重失衡”。
据他介绍,初步调查显示,今年
“棉花种植面积在减少,而纺织业在复苏。尤其是去年10月到今年6月,纺企用棉量增加,棉纱价格也一直在涨,纺企的日子很好过。”马俊凯说,棉纱的销售利润比去年翻了几番,在整个纺织工业链条上,棉纱企业的利润明显增长。该产业链上价格传导呈现逐渐减弱的格局,但相关企业面对的依然是“发展的春天”。
那么,目前棉花供求缺口究竟有多大?统计显示,本年度(2009年9月-2010年8月)棉花产量预计在700万吨左右;消费量预估数在950万-1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缺口大约有300万吨,需要依靠进口或政策抛储来弥补。
从山东来看,作为全国第二大产棉省、**大纺织省,山东的纱、布产量均位居全国**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518家,纺棉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占全国需求量的1/3左右,而实际棉花产量仅100万吨左右。德州市年用棉量50万吨左右,而棉花产量仅18万吨左右,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原棉需要大量从新疆等外省区及国外购进。
此外,*近几个月,我国南方多个省份遭遇洪灾,业界预测中国棉花将减产5%-10%;巴基斯坦30%的棉田毁于洪灾,将导致其由棉花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美国农业部也预计,2010年的棉花库存将只有年需求量的40%左右,为15年来*低。实际上,过去一年内,洲际交易所美国期货分所的棉花价格已上涨33%,逼近15年来高位。
“从国内来看,目前棉花供求缺口已高达30%,明后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如果下降,缺口增至40%-50%的话,则国内棉价后市以及棉纺工业实为堪忧。”马俊凯说。
“挤出效应”发威
为了平抑高涨的棉价,国家发改委近期已连续两次增发棉花的滑准税配额,今年5月和6月分次下发了80万吨、86.8万吨滑准税棉花配额;同时加快投放储备棉,中储棉在8月10日开仓抛售了60万吨储备棉。
大宗原料的抛储往往会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但导报记者发现,郑交所棉花期货各合约价格仍逆市走高。本次储备棉的竞拍底价为1.65万元/吨,但成交价格大多站在1.82万元以上的高位。
“与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产能自给自足不同,我国的棉花进口量一直比较大。而
缺口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从产棉大市德州来看,其近几年的播种数据着实令人担忧。导报记者从德州棉花协会得到的数据显示,当地2004年植棉面积为340万亩,为近15年来*高;2005年下降为250万亩;2006-2008年间,分别稳定在260万亩、270万亩和290万亩;2009年大幅下降为230万亩。而*新统计显示,2010年度的植棉面积仅为152 0173 3840万亩,较上年大幅骤降32%。
“棉花比较效益低,而且补贴政策不如粮食多。随着粮价快速上涨,也对棉花种植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根据马俊凯的*新调研,以当前的粮价核算,种粮比种棉每亩可多收入289元左右。“如今种粮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用工减少,而种棉投入多、机械化作业率低;种粮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种棉仅有良种补贴,且每亩只有15元;此外,粮食有*低收购价政策,棉花没有。”马俊凯判断,明年植棉面积可能还会下降,并会因此影响到棉价的走势。
此外,8月8日-13日,德州市发生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对处于花蕾期的棉花生长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夏津、禹城等地雨量偏大,低洼地块的棉花浸泡在水中,基本绝产。据初步统计,约有30多万亩棉花受灾,其中近10万亩受灾较重,估计棉花总产将减少10%以上。
“炒棉”暗流涌动
“虽然恶劣天气和种植面积减少影响了棉花产量,但这些似乎并不足以支撑棉花价格4成以上的同比增幅。”德州禹城市一位棉纺经营大户隋刚(化名)对导报记者表示,“紧缺”和“上涨”往往是投机资金寻求的目标,他怀疑有游资甚至棉花经营企业从中炒作获利,但炒作程度不得而知。
根据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标准棉价格已经从2009年12831元/吨的均价,上涨至今年7月的1.8万余元/吨。这其中,炒作的痕迹虽然难寻,但“囤积”却有据可查。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旗下网站棉花信息网的调研数据显示,8月初,棉纺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近38天,虽比7月初略微下降,但仍然比*近3年的平均水平增长超过20%。这意味着,随着棉纺企业的囤棉量达到高位,这些企业数月前用较低价格收购囤积的棉花,数月后不论是加工成纱销售还是直接倒卖,都能获得不菲收益。
隋刚说,据他了解,一些大的棉纺商近年来已把之前投在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抽回,用于炒作棉花。“虽然业界判断参与棉花炒作的还是以行业内资金为主,但也有浙江等地的游资通过一些业内的咨询投资公司介入获利。日前市场还盛传,至少有100亿(元)的浙江民资撤离山西煤矿和国内房地产转战新疆棉花。”
在德州,一些巨头的身影也若隐若现。导报记者在当地采访期间**获悉,控制世界粮食交易量80%的四大跨国粮商,已然有两家在当地“潜伏”。知情人士透露,四大粮商中的法国路易·达孚和美国嘉吉在禹城市棉麻站租用仓库作为储备站,向众多农户收购皮棉,“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该人士透露,两巨头为了相互间价格保密,都刻意避开对方,分别选取不同的收购地点。此外,二者的收购价很灵活,基本是根据前**的棉花期货价格,再自主推算收购价(每天的收购价可能都有差别),以实现期货套期保值。
但是,其每年动用的资金以及收购量仍不得而知。因此,其是否将在日后对当地以及全国棉花市场构成影响,值得细细观察。
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从业人员担忧棉花会成为市场投机炒作的另一个热点,就像去年的大蒜一样。而且,受困于棉价的持续上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计划减少棉花的出口,因此,流通量的减少势必进一步推升棉花价格,并为投机资金提供机会。
“还有一个现实情况是,一些棉纺企业预期未来的棉花价格会更高,觉得以后买还不如现在买,相当于放大了需求,影响到棉价的进一步波动。”隋刚说。
在马俊凯看来,棉价低了农民不愿种,于是种植面积下降,种植面积下降又推高了棉价,而国内纺棉需求量并没减少。“据此分析,今后几年棉价将在高位运行,低棉价时代成为历史,高棉价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