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师认为,受政策调控力度增加影响,短期
中国中秋节日期间,美棉市场失去指引方向,加上有消息称印度将不完全禁止棉花出口令ICE期棉盘中曾一度冲击新高后出现快速调整走势,但鉴于中国市场较糟糕的天气情况,市场依旧对后期中国的刚性需求持肯定态度;周五美元走弱,但股市走强,为期棉带来提振,ICE期棉在连续两日回调之后再度大幅拉升,盘终大幅收涨,12月合同涨276点,收于99.93美分/磅。基本面消息,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仍旧显示利多,截至9月16日,陆地棉净销售505,100 包,较上周减少11%,但较四周平均销售数量增加46%。陆地棉出口112,900包,较上周增加24%,但较四周平均出口数量减少39%。美国皮马棉净销售16,300包,较上周减少10%,但较四周平均销售数量增加22%。皮马棉出口300包。中国市场,进入9月份以来主产棉区也多数出现连阴雨及霜冻影响。由于天气因素棉商对于后市棉价寄予较高期望,目前惜售心理严重,
周末两天现货电子盘连续两日涨停,中国棉花信息网发出风险提示:根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交易保证金管理和电子撮合交易风险控制实施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不排除采取双边或者单边调整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的风险控制额、限制邀约或转让等一切必要的措施。
26 日下午国家有关部门紧急通知追加投放40万吨国储棉,有分析认为,在经历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出口退税下调影响后,一度回暖的纺织行业再次受原材料棉价大幅高涨影响,自身利润持续缩水,目前陷入被动的困境中。国家有关部门为了保证纺织企业的生产用棉需求,决定继续通过竞拍方式追加投放40万吨国储棉,以此来弱化因天气因素导致本年度新棉上市推迟而出现的短缺问题,以此来制衡持续高升的棉价。
有分析认为,在棉市整体氛围**高涨的前提下,国家在仅剩的70万吨库存里抠出40万吨追加投放,虽短期可能对投机多头有心理制衡作用,但从全球范围供应短缺局势仍未变来看,想通过这40万吨的追加量来向下打压棉价也不太容易(如果采取限价销售的话,可能会对价格有所抑制),反而会刺激更多的投机基金进入到这个市场。
另外,在新花即将大量上市期,出台追加竞卖储备政策,对棉农下年度植棉心理也是一个创伤;在其他农产品普遍上涨,补贴力度不断加强的影响下,植棉收益本就较其他品种要弱。按理说,棉花减产,价格提高一些是合乎市场规律的,如果政策只一味的考虑照顾纺织企业,而忽视棉农收益问题,对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纺织工业而言,国内棉花资源缺口量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在全球市场失去棉价话语权。
26 日国储棉拍卖中突然闭市,成交价格低于25日成交均价万元左右。在论坛及各大棉业界内的群组里竞拍企业大肆讨论此事,有企业代表人士遗憾期间未曾加价;也有企业代表因拍得低价棉花而沾沾自喜,同时又担心交易结果作废。甚至有个别代表直接PS一个竞拍结果无效的表格来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记者了解到,更多的因素可能是因近日连续拍卖持续时间较长,竞拍代表大多以为仍会拍到隔夜凌晨,所以不急于加价。
另一个因素是接到国储棉追加抛售通知,也出现等等看的心态。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三天,青藏高原东部及其以东大部地区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其中,四川南部、重庆南部、贵州大部、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东移影响,今明两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4~6℃,局部地区下降可达 8℃以上;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霜冻。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将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28日起,另一股冷空气进入新疆开始影响我国。阴雨及霜冻天气将继续推迟采摘进度。受冷空气降雨影响,籽棉含水量较大,且初期花等级较低,加上水、电、人力等费用增加,企业加工成本提升,收购风险继续加大,不少企业目前仍选择观望。
综上因素,分析师认为,国储棉紧急追加储备投放量,一方面彰显目前国内供应资源确实紧张,另一方面体现国家对目前高棉价的无奈。伴随棉价并入快车道,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令棉农惜售心理增加,如果追加抛储只为惠及纺织企业,那么棉农也可选择不卖的抵触心理。笔者认为目前政策方面*力想平抑目前棉价继续高涨,但后期在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下仍有上探新高动能。顺势而为仍是目前的主要操作思路,短期注意政策调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