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WTO以来,随着全球
中国是世界上*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消费国和*大的棉花进口国,而且已经有自己的上市交易的棉花期货品种,理应来说中国才是拥有棉花定价权的国家。但是此轮上涨行情始于美国洲际期货交易所。7月中旬,美棉期货开始发力,不断冲高,带动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走高。
**,建议给棉农直补。影响棉农种植积*性的,主要是效益问题。国家通过直补可以让农民尝到甜头,让农民感受种植棉花有钱可赚。我国棉花生产方式仍然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这种状况需要国家重视和加以改变。
目前我国种粮农民可以得到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比如,种植一亩小麦,农民可得到75元补贴,而种植一亩棉花仅能得到15元的良种补贴。在价格调控方面,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均实施了*低收购价政策,农民种粮能够得到稳定的预期收入。再加上棉花生产费工费力,劳动强度大等因素,粮食等作物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农户纷纷调整种植结构,调减棉花面积。
第二,要建立外资企业在国内棉花市场行为的动态监测机制。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农业部、证监会等部门,由专人及时上报主要外资企业在棉花购销市场、棉花期货市场的动向,特别要监控外资企业并购国内棉花流通加工企业的动向。
第三,要加快培育棉花市场主体,发展棉花产业化经营,建立现代化的棉花生产服务体系。积*探索“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各类棉花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优质棉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经营。
第四,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对棉花市场的预测和研究,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准确可靠、系统完整的市场信息。要研究和建立统一、准确以及权威的棉花数据统计系统,采取科学的统计方法,摸清中国的棉花产销数据。这样才能够提高国家对棉花产业的决策水平和调控效果,否则中国棉花产业调控依然摆脱不了数据迷局,国际市场将继续冲击国内棉花供需市场和影响价格走势。
综上,棉花定价权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几千万棉农和纺织工人的切身利益,政府必须千方百计的防止定价权旁落他人,一方面扩大对棉农的补助政策,恢复棉花的种植面积,将产量逐渐提高;另一方面扩大棉花进口源头,不能过于依赖美棉。加大对外资企业在国内棉花市场行为的动态监测机制,防止外资企业与国内游资一块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炒作棉花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