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就是如今内地
纺企的处境。今天是“银十”*后一个工作日,各地纺企不但未能脱困,而且境地更加危险。
山东某纺企负责人李经理说:“纱价已接近成本,订单仍未见改善。”他们厂以普梳、精梳21-40S及气流纺10-21S纱线生产为主,目前普梳21S、32S、40S价格分别为152 0173 3840元/吨、20100元/吨、21800元/吨,较上周继续下调100-200元/吨;精梳报价分别为21800元/吨、23000元/吨、24000元/吨,均有100元/吨的下调。但是,与进口纱相比仍有较大价差。30日,青岛港某贸易商介绍,目前保税区外纱库存已超过3.4万吨,品种以普梳、精梳21-40S,气流纺10-32S为主,正好与李经理的企业生产的棉纱主流“重合”。以普梳32S为例,印巴纱报价18900-19200元/吨,较国产纱低1200元/吨,精梳纱的价差也在500-800元/吨。“现在国产纱已经是降无可降了,再降就亏本了。”李经理表示。内地纺企处境危险,必须寻求突破。如何突围?李经理分析,共有两招。
**,在质量上下功夫。国产纱较外纱也并非全是劣势,尤其国产纱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优势,进口纱就难与之比肩。据了解,进口纱存在质量、供货不稳定的情况。有企业反映,在进口棉纱时,有时抽样情况较好,但*终整批纱质量较差;还有企业反映,采购时卖方表示可漂白,但使用后发现有三丝。索赔方面,企业表示,由于不是长期合作,追责较为麻烦,*终不了了之。还有,诸如交期长,产品种类单一不适合小批量等问题,尤其50S及以上纱支是短板。外纱这些短处恰是国产纱的长处,在以后的生产中,国产纱就要扬长避短,发挥管理和技术优势,逐步占领高端市场。
第二于国外企业,是人工成本。今年,中国沿海地区纺纱一个普工的工资在3000-3200元/月,较去年持续上涨10%-15%,中国工人工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东南亚国家以越南为例,工人月工资约为250美元,折合人民币1500-1550元/月,仅是中国工人工资的一半左右。三是用电成本。国内沿海地区的用电价格是0.8元/千瓦小时,而东南亚国家用电成本仅是中国的一半以下。原料、人工、电费这三大成本在国内是很难解决的,因此,若想降低成本,纺企要么“孔雀东南飞”,到东南亚国家设厂生产,然后产品再销售国内,这叫“出口转内销”。要么“西北望、射天狼”,向新疆地区搬迁,因为新疆地区拥有原料、人工以及政策方面的优势,企业也能够如鱼得水。“行动还得快,不能再等了。”一位市场人士说,在当前纺企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尤其预计今年外纱进口或将突破280万吨,国内纺企应该快些、快些、再快些,不然就真会被“拍”在沙滩上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