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形势严峻,东莞众多制衣厂步入困境,纷纷寻求不同的转型路径。李治鸿是东莞天鸿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与服装打交道,经历了东莞纺织服装行业从面料到制衣成品、
只瞄准一个品类深入发展“以前做欧洲的订单,几十万件的比比皆是,但是现在有1万件就算是大单了,且价格比以前低。”说起目前服装行业面临的困境,李治鸿颇为无奈。
“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的推高,尤其是订单东南飞的变化,让东莞企业受到很大影响。”李治鸿说,除了这些压力,用工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现在待遇高,很多人还是不愿意进工厂。
困境无可回避,李治鸿*初的策略是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成本,为了赶一批面料,李治鸿的制衣厂经常通宵工作。“即使这样,利润率也不高,甚至有些是亏损的。”他说。
跟很多同行一样,李治鸿也开始想办法,做自主
“以前都是以贴牌加工为主,人家给货期、订单数量、品质、价格等各项指标,好处是标准很清晰,人家已经构建好了标准,我们只需执行就好。不好的地方是人家已经定好了货期,再难也要赶出来。”
“做品牌就需要多方面思考了。”李治鸿做了很多
“只做牛仔服,可以避开与一些成熟品牌的全品类服装的竞争。”于是,李治鸿将自主品牌的主攻品类放在了牛仔上。凭借代工时期积累的过硬做工,不到一年时间,他进军国内市场的“休闲演义”“牛仔演义”“尚一号”三大
“做好小需求才能逼近大市场”
转型创品牌之后,李治鸿并没有像一些制衣厂一样彻底自断臂膀,还在继续他的贴牌加工。他认为,对转型的探索,还不可能一下子扔掉代加工的长处。只是目前要把一个新品类做好,重点做牛仔,做成尖刀产品。
目前,在各大
“转型成功的标志自然要得到市场认同。”李治鸿说,“如果我们的产品一味随大流、跟着别人的路子走,那么无疑又走同质化竞争之路,这种产品品牌意识、营销意识、格局规划意识会让企业走入死胡同。”
除了注重产品的文化属性,李治鸿把重心放在了产品的设计及开发上。“穿衣服我们都感同身受,**是舒适、环保、质量好。牛仔本身是由生态
“如果我们做标新立异的东西,那么只能是昙花一现。”李治鸿说,先瞄准单一品类的小需求发力,传统制衣厂在转型时才能绕开大财团、大品牌的激烈竞争,慢慢贴近市场并做大市场。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