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广袤的珠三角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民工南下珠江。然而,今天的珠三角,有一支新的“产业大军”已崭露头角,他们就是“机器人大军”。
珠三角,这个位于中国南方的“世界工厂”正在历史演进进程中抛开低端制造的旧时代,锻造属于自己的“新纪元”。
“机器人大军”崛起
2014年,广东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搬运机器人穿梭运送货物,生产全自动化操作,员工站在生产线终端等着打包成品。珠海格力电器,30年前靠10万元起步的小作坊,而今已成长为自动化机器设备密布的现代化工厂。
在珠三角,家电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电子信息产业紧紧跟上,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也蓄势待发。“机器人销量几乎年年翻番,形成了对市场、企业、社会的巨大冲击波。”广州一些机器人制造商告诉记者。
冲击波源自民间。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珠三角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工厂”,但劳动力、土地、环境承载已摸到“天花板”。“现实需求点燃企业‘变身冲动’。珠三角制造业云图上,象征机器人应用的亮点密集度直线上升。”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说。
该协会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年均增速达30%,有些行业达60%。
冲击波源自政府。东莞、佛山相继出台“机器换人”鼓励措施;广东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对5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广东省经信委总经济师王月琴说,广东正积*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全面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
“机器人,说的其实是革新和科技**。”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说。近年的“机器换人”让格力电器迅速跻身世界五百强。
通过加速推进机器人应用,珠三角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巨变。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新纪元”
2014年,全国机器人销量达5.6万台,增长约5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
“珠三角为先导,一个中国制造新纪元正在诞生。这个纪元是互联网的,也是机器人的,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叠加的新时代。”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刘奕华说。
在这个“新纪元”,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在发生。
**,是劳动的改变。一些制造业企业已从争夺人口红利转向争夺“机器人红利”。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已上马数条新试剂生产线。“一些自动化生产线,可将原需47个人操作的车间减少到只需3人。”厂长朱少璇认为,当前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
其次,思维的改变。变化*明显地体现在创业路向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速较快,均在70%以上。
“有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今天的创业在变‘轻’,轻资产、轻体力,更多增加脑力、技术和知识含量。”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
此外,还有人居的改变。从“制造”走向“智创”,中国人居正发生积*变化。以珠三角为例,2014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同比降11%、8%和11%,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中国制造‘新纪元’,除了普遍的人居进步,另一重要现象是,随着相关入户、创业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廉价农民工时代已走向终结。”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说。
未来的曙光
在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即将出厂的6关节智能机器人熟练地挥动手臂抓取物品。这家公司经过近十年自主研发,终于掌握机器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驱动器四大核心部件技术,突破了外国品牌的封锁。
“代表本土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起步。2012年我们的机器人正式投产,销量几乎每年翻番。”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米仁说。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大市场,其中国产占比28.6%,较往年有所增加但仍处在较低水平。
“目前国产机器人的问题是缺少核心技术,很多公司做集成,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王月琴说,市场换技术路途艰辛,局面如不尽快改变,“中国智造”将无法形成自己的演进谱系。
“中国制造‘新纪元’刚拉开帷幕。在这个新、老交替窗口,存在着初创期的自主权缺失烦恼,但时间和努力会带来改变。”毕亚雷说。
目前,广东正加速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并提出在广州新黄埔区打造一个拥有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集群。
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