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综述
上周新疆籽棉收购价格继续下跌,停收企业增加,后期籽棉整体质量不佳,轧花厂收量有限,加工的皮棉上市后的价格普遍偏低。中期花质量好,价格大多可以商谈。随着大量机采棉运至内地,内地皮棉价格下跌,难以出货。上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周均价152 0173 384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401元,跌幅进一步加大。
二、市场动态
1、收购市场:新疆收购价继续回落 内地棉企日收购量急降
南疆阿克苏市、阿瓦提县籽棉主流收价继续小幅回落,轧花厂停收率在30%左右,近期籽棉资源明显减少,预计12月中旬后基本收购结束。
由于内地补贴细则一直未出,棉农继续惜售,大多数棉农对今年能否拿到补贴、补贴是否能够弥补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等问题心存恐慌。内地棉农继续等待补贴,形成棉农与棉企之间的博弈,棉企日收购量日益下降,没有足够加工资源,经营相对困难。河北河间企业表示,当地很难见到大量收购或存储籽棉很多的企业,估计也就有2-3家厂子还在收,**能收个3000-4000斤算是不错了。
2、现货市场:新疆后期花成交不佳 内地报价随郑期下跌
北疆站台皮棉成交不佳,多数为后期花且销售量较低,质量好的皮棉价格也多可以商谈。新疆各监管库皮棉入库量大增,气温明显下降等不利因素导致各仓库皮棉装卸和公检的压力都较大,南疆阿克苏、库尔勒、巴楚等站台铁路车皮部分被抽调运输果类、能源类物资,棉花分配到的空车数量有所减少,运输压力大。
据一些棉企反映,自11月中旬以来,大量的北疆机采棉运至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仓库,供货量迅猛上升,报价随郑棉近期合约下跌。
3、现货挂牌交易:增仓减 均价上涨
12月5日一周现货挂牌交易成交53510吨,日均成交10702吨,前一周日均成交9718吨,成交略有增加;截止12月5日,现货挂牌交易订货量为20300吨,较前一周减少1010吨,主要订货合同MA1501订货11090。截至12月5日现货挂牌交易业务棉数量2050285吨,较上周增加218959吨。增加的部分主要为新疆新棉。
当周现货挂牌交易周均价整体上扬,其中近月MA1412均价为13099元/吨,涨79元/吨,其余合同涨210-302元/吨不等。
4、纺织市场:收税改革有利纺企 纱线行情维持弱势
长期以来,棉纺织企业棉花购进抵扣税率为13%,而棉纺织产品增值税销项税率为17%。这种“高征低扣”,4%的差额税费一直由企业承担,这对利润本来就微薄的纺织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此,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组织拟定扣除标准,为长期以来对纺织行业“高征低扣”不合理税赋松绑。今年年初,安徽省自2月1日起**把皮棉、棉纱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成为全国范围内**打破“高征低扣”政策的省份。随后,河北省、河南省、浙江省、湖南省、山东省、陕西省、江西省和江苏省陆续加入了改革试点大军,将皮棉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陆续出台,是行业上下期盼多年、努力争取的结果,是对棉纺行业的雪中送炭。以棉花进项税提高到17%抵扣,按现行棉花价格计算,企业的增值税可大幅降低,特别是对单纺企业来说非常有利。但目前核算的标准仍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企业可以自行测算,提出建议,同时,已实施和尚未实施的企业都可以向所在省相关部门积*呼吁,全行业一起推动、完善“高征低扣”的改革。
国内棉纱行情整体偏弱,局部继续下跌。国内纱线对进口纱造成压力,从前期的炙手可热变为如今的“寒意逼人”。纱线销量整体下滑态势,价格普遍持续低调迹象,高端纱抗跌性能较好,中低档纱出货不易,价格下滑,个别高档纱品种较为走俏,包漂白纱走货顺畅。近期进口棉纱价延续价格走低态势,其中巴纱跌幅较大,印度棉纱、越南棉纱和印度尼西亚棉纱抗跌性较好。常规纱支销售情况不见好转,部分贸易商反映*近股线成交略好。
5、国际市场:棉价震荡上行 澳棉新花产量预期大减
上周ICE期棉在12月份**交易日整体收跌,后在市场买盘**下连续三日收涨,周五受美元指数反弹打压再度收跌,主力合约周涨幅达到46点,后市随新花集中上市,供应陡增将对棉价形成*大上行压力。11.21-11.27一周美国净签约出口本年度陆地棉37875吨,装运24177吨; 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局(ABARES)预测,受国际面积持续下滑和国内旱情双重影响,本年度澳棉皮棉产量预计同比大幅下降至47万吨,较9月份预计数字减11万吨,预计播种面积下滑至21万公顷;截至12月1日,巴基斯坦皮棉上市量达到1214.57万包,去年同期为1104.53万包,同比增10%;印度新花收购量与皮棉价格均低于去年,新花收购价与*低收购价(MSP)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宏观要闻
1、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以下简称《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预计经济增长7.0%左右。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2015年需要实施更加积*有效的财政政策。
2、综合多家机构预测,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不仅将连续第33个月同比负增长,今年以来环比负增长的态势也不会改变,将迎来第11个月的环比负增长。对于这一预测结果,多方人士普遍认为,接近三年的工业领域价格回落,已经给制造企业的生存带来*大压力,更严峻的是,目前还很难预测PPI的增速何时才能由负转正。PPI连续走低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利润持续减少,通过1年多的传导,在今年突出表现为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甚至已经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金融稳定造成了威胁。